• 联通暑期广告
  • 服务丝路,融入丝路
  • 丹青妙笔banner图
  • 沣西新城
  • 西凤酒广告
丝路
English
服务丝路 融入丝路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地市 > 榆林 > 正文

第四届中国地方猪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大会在陕西清涧开幕 共谋本土猪产业新未来

第四届中国地方猪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大会在陕西清涧开幕 共谋本土猪产业新未来
2025-10-25 17:28:37 来源:清涧县委宣传部

第四届中国地方猪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大会在陕西清涧开幕 共谋本土猪产业新未来

10月25日,第四届中国地方猪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大会在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正式开幕。本届大会以“科技创芯,链农强农”为主题,汇聚了以印遇龙院士为首的国内顶尖生猪产业专家学者、行业主管部门领导,以及全国多地的地方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300余人,旨在通过前沿学术交流与务实产业对接,共同探讨地方猪种质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创新中提升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大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佛山鲲鹏现代农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唐中林主持。

科技创芯驱动产业链升级,多方共谋本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四届中国地方猪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大会在陕西清涧开幕 共谋本土猪产业新未来

中共清涧县委副书记刘浩成在致辞中,将“清涧黑毛土猪”亲切地称为这片土地孕育的“良种瑰宝”。他介绍,清涧县近年来锚定“保护为先、开发为要”的思路,一方面通过建设种质资源保护基地进行科学选育,守护品种的基因底色;另一方面推动产业链向加工、预制菜研发和品牌打造延伸,让“好品种”变成“好产业”。他诚挚邀请与会专家和企业家围绕种质创新、绿色养殖等环节“传经送宝”、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清涧黑毛土猪从“保得住”向“育得好、卖得俏”跨越,让更多优质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第四届中国地方猪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大会在陕西清涧开幕 共谋本土猪产业新未来

在大会开幕式上,榆林市畜牧兽医局局长康玺东在致辞中系统介绍了榆林市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和陕西省第一畜牧大市的产业实力。他指出,2024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141.19亿元,生猪饲养量228.65万头,其中以清涧黑毛土猪为代表的地方猪特色产业发展迅猛,现存栏量达10.5万头,占全市生猪存栏总量的10%,并已建成八眉猪国家级保种场1个、种猪场18个,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康玺东表示,榆林市将以此大会为契机,重点强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深化科技协同合作三方面工作,全力推动地方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第四届中国地方猪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大会在陕西清涧开幕 共谋本土猪产业新未来

全国畜牧总站畜禽种业指导处副处长邱小田系统总结了我国地方猪资源保护工作的进展与挑战。他在致辞中介绍,我国已基本形成系统性保护格局,完成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并构建了国家基因库、保种场保护区相结合的立体化保护体系,政策法规体系也日益完善。同时,他也指出当前部分珍贵品种群体数量少、育种创新体系尚待加强,资源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邱小田提出三点希望:坚持保护优先,筑牢资源根基;强化创新驱动,抢占科技高地;推动产业融合,打造民族品牌,并表示全国畜牧总站将持续优化政策环境,支持产学研深化合作。

第四届中国地方猪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大会在陕西清涧开幕 共谋本土猪产业新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在致辞中指出,“保护”是根基,“开发”是路径,而“科技”则是连接保护与开发、驱动全产业链提质增效的核心桥梁。面对当前种质资源挖掘深度不足、育种创新体系尚不完善等现实挑战,印遇龙院士呼吁,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基因组学、智能传感、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实现从遗传资源保护到消费体验的全链条科技赋能,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他展望,通过持续科技创新与全链条协同,有望构建起资源保护有力、种业自主可控、品牌享誉市场的中国特色地方猪产业体系。

重大成果与创新产品发布,展现产业科技硬实力

第四届中国地方猪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大会在陕西清涧开幕 共谋本土猪产业新未来

大会上,集中展示发布了一批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与产品。现场发布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猪基因组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开发的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地方猪90K固相育种芯片“甄鹏创芯II号”。该芯片具有低成本、高通量、高准确性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品种鉴定、基因组选择等全育种场景,将大幅提升我国地方猪的遗传改良效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猪产业科技创新团队同期发布了“陕芯一号”——猪50K液相育种芯片。该芯片整合了161个猪品种信息,结合多组学大数据,实现了SNP与SV多尺度变异联合检测等四重技术创新,精准覆盖生长速度、繁殖性能、肉质等关键性状,将为我国西北地区生猪遗传改良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精准工具。

同时,清涧亿蓬食品有限公司发布了采用高压提取技术制成的黑猪肉豚骨高汤系列产品,以及原料含量高达85%的黑猪肉法兰克福香肠,展现了企业在产品深加工与价值提升方面的创新实践。

多项战略协议现场签署,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第四届中国地方猪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大会在陕西清涧开幕 共谋本土猪产业新未来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大会现场完成了三项重要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迈出实质性步伐。合作内容覆盖产业技术创新应用、特色养殖模式探索以及市场渠道拓展等核心环节。这一系列合作将从技术、项目到销售为清涧黑毛土猪产业搭建全链条支撑体系,为区域特色产业迈向更广阔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前沿报告聚焦产业痛点,科技赋能种业创新

大会的主旨报告环节精彩纷呈,直指产业核心关切。全国畜牧总站原党委书记时建忠研究员、东北农业大学单安山教授、吉林农业大学张树敏教授、四川农业大学朱砺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朱增勇研究员、佛山大学张克山教授、佛山鲲鹏现代农业研究院张璇博士等多位专家带来了重磅分享。报告内容覆盖宏观产业形势、地方资源开发、非粮饲料利用、特色品种培育、疫病防控和快速检测技术等关键领域,展现了科技对产业的有力支撑。

第四届中国地方猪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大会在陕西清涧开幕 共谋本土猪产业新未来

圆桌论坛上,业界专家与企业家们进一步围绕地方猪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展开了深度对话。论坛议题涵盖构建“保-育-用”产业良性循环的政策考量、将遗传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手段,以及智能化养殖、市场开拓等实操层面的挑战与解决方案。通过多角度交锋,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提供了新思路。

企业实践彰显开发活力,品鉴体验链接消费市场

企业报告环节同样亮点频出。清涧亿蓬食品、北京伟杰信生物科技、浙江金华两头乌种猪场、湖南流沙河花猪牧业、北京诺禾致源、格致博雅生物科技等企业代表,分别从全产业链建设、繁殖效率提升、品种选育、品牌市场开发及基因技术应用等角度,分享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与创新成果,展现了市场端在地方猪资源开发利用上的蓬勃活力。

第四届中国地方猪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大会在陕西清涧开幕 共谋本土猪产业新未来

作为大会的特色环节,“中国地方猪肉品鉴会”于25日下午举行。多家地方猪企业现场烹饪,让参会专家、市民朋友免费品尝到了“鲸鹏I号”“清涧黑猪”“宁乡花猪”“年代珍猪”等不同品种的猪肉风味。这一活动不仅是一场味觉盛宴,更直观地展示了中国地方猪肉的品质优势,有效搭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品牌塑造和市场推广提供了直观体验。

据悉,在大会正式开幕前一日,已成功召开了“本土猪产业联盟筹备会”闭门会议。会议邀请了行业主管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与龙头企业代表,就成立产业联盟、制定行业标准、加强协同合作等深层次议题进行了务实探讨,为未来形成产业合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四届中国地方猪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大会在陕西清涧开幕 共谋本土猪产业新未来

本届大会由榆林市畜牧业协会、清涧县黑毛土猪产业联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佛山鲲鹏现代农业研究院、陕西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等联合主办,清涧亿蓬食品有限公司承办。大会的举办,为政策、科研与产业界搭建了高效对话平台,以“科技+链条”双轮驱动,为中国地方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通讯员 包帅)

(责任编辑:辛晓霞 秦乐)
关键词:陕西清涧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