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因借款引发的亲戚间纠纷在府谷法院执前督促和解工作室得到圆满化解。郭某向亲戚张某一次性偿还七万余元,张某也主动放弃剩余利息的主张。这对曾因债务反目的亲人终于握手言和,重拾亲情温暖。
此前,郭某先后向张某借款三十万元,后双方因还款金额产生分歧,作为亲戚的二人最终不欢而散,张某无奈之下最终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决郭某向张某偿还本息7.7万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考虑到双方之间的亲属身份关系,主动启动执前督促和解程序。在调解过程中,执行人员采用“背靠背”沟通策略,一方面向郭某释明生效判决的法律效力,强调逃避执行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耐心倾听张某诉求,引导其理解郭某的实际困难。经过多次协商,巧妙平衡法理与情理,既严格依据判决确定债务范围,又充分考虑郭某一次性付款能力,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签署协议当天,郭某当场转账7万元,张某现场出具收据并提交结案申请。
通过执前调解程序,该案既避免了强制执行对亲情的进一步伤害,也有效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是“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今后,府谷法院还将持续完善多元解纷机制,推动法治精神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为构建和谐社会治理格局贡献司法力量。
同时提醒社会公众:亲戚之间发生借贷往来,也应当规范操作,明确约定借款条款并保留相关凭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