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为保障农业灌溉顺利进行,促进全年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神木市早谋划、早行动,通过科学调配水源、完善灌溉设施、推广节水技术等举措,全力保障春耕生产用水需求。广袤田野间,汩汩清流润泽良田,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推广节水技术,助力农业稳产增收
走进沙峁镇石角塔村神木市龙华振兴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态种植基地,一座座蔬菜大棚排列整齐,大棚内自动喷淋设备正在分区域作业,细密的水雾从喷头中喷洒而出,如细雨般均匀地洒落在刚露头的蔬菜苗上,为它们提供着充足的水分。
“我们基地采用了节水灌溉系统,大棚内只需开闸、放水、拧开关,就能完成灌溉,比以前方便多了,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改善了大棚的灌溉条件、营养条件,提升了果蔬的品相、品质和口感。室外大田的膜下滴灌系统的好处也不少,对整个地块的供水及时,省水省电不说,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了,达到了95%。”神木市龙华振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文伟说,该系统能够依据作物生长需求,精准地将水和肥料输送到每一株作物的根部,实现水肥的同步供应,进一步提高耕地的产出率。
据了解,神木市龙华振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在神木市灌溉渠道养护中心二云渠养护站的大力支持下,对节水灌溉、取水、存水等进行合理规划,在大棚内采用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措施,同时建成滴灌灌溉系统,通过地下管道输水和地上迷宫式滴灌带进行滴灌,不仅提升了灌溉效率和农业用水效率,而且实现水肥同步精准调控,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夯实粮食稳产的基础。
“龙华生态种植基地建成之初,就配套建设了节水灌溉系统,节水灌溉面积1000余亩,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采用滴灌技术节水幅度达到了70%~75%,切实呈现出节水、节肥、节时、节工以及增产增收增效的态势,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三效合一发展。龙华生态种植基地的节水灌溉系统是我站的一个试点,辐射带动了周边村组农业向节水灌溉转变。”神木市灌溉渠道养护中心二云渠养护站站长焦军介绍。
“节水灌溉是农业节水的重要抓手。我灌区通过改造、新增、恢复、改善累计实施节水灌溉面积4600余亩,节水增收成效显著,为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水源保障。今年计划配合农业农村局和自然资源局实施节水灌溉面积5000余亩。”神木市灌溉渠道养护中心副主任王小林说。
近年来,神木市坚持把农业高效节水灌溉作为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措施,不断探索节水增效工作新思路、新模式,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积极推广膜下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农业节水新技术,真正实现灌溉精准化、节水长效化,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和抗旱保收能力,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优化供水保障,夯实粮食丰收基础
在高家堡镇水磨村,村民们正忙着挥锨挖沟、引水入田,一汪春水自渠道源源不断地奔涌而来,淌进广袤田地,田野里处处呈现出一派忙碌的灌溉景象。
针对今年气候特点和作物需水情况,神木市灌溉渠道养护中心早谋划、早部署,提前组织人力和机械对辖区内的灌溉渠道进行全面排查和清淤维护,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水利设施正常运行。
“神木市灌溉渠道养护中心承担着原高惠渠、红花渠、一云渠、二云渠、石瑶店渠5条国营灌区管理养护工作。其中干渠总长155公里,灌溉面积4.55万亩。今年开春以来,我中心全面推进河道清淤工作,已累计出动人员970人次、机械250小时,完成清淤总量1.8万立方米,维修渠道550米、更换退水闸门及斗门35处、疏通倒虹2座、新建挡土墙112米,有效改善了渠道的灌溉条件,为春耕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水利环境。”王小林介绍。
在蓄水保水方面,神木市灌溉渠道养护中心也做足了功夫。通过跟踪土壤墒情及大田需水变化情况等,制定细化供水方案,统筹调配水源。结合水情、雨情,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蓄水保水工作,最大程度保障春灌用水。同时,临时设置了两处应急抽水点,渠道累计供水160余万立方米,为全年粮食稳产提供了坚强的用水保障。
水足粮安,粮安水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严格执行用水计划,组织相关机械、人力做好设施保障和沟渠清淤工作。同时,加大对灌水进度和灌水情况的检查力度,做好灌溉用水轮灌工作,确保灌溉工作‘有水放得出、处处灌得到’。此外,我们将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做好灌溉服务保障工作,为全市农业丰收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王小林表示。(白焕霞 温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