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西安联通
  • 西凤酒广告
  • 沣西新城
  • 无界长安广告
  • “我眼中的幸福安康”抖音短视频大赛
丝路
English
服务丝路 融入丝路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地市 > 榆林 > 正文

陕西榆阳:以农为笔 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陕西榆阳:以农为笔 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2-12-26 15:21:23 来源:榆阳宣传

启动高效旱作节水五年行动,实施项目14.89万亩,其中漫改滴10万亩、喷改智能节水1.04万亩、“四位一体”集雨补灌6200亩、软体集雨窖2300亩、示范推广旱作集成技术3万亩。创新实施美丽农田建设,恢复农田林网3万亩,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种植精细化、生产社会化、设施标准化、农田景观化、管理制度化“六化”同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实施良种提升工程9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100%,示范推广玉米“六位一体”、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小杂粮“旱作集成”等高效技术28万亩。精准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补贴机具4135台(件),完成机耕112万亩、机播77万亩、机收67万亩,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40万亩次,全区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78%。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3万亩,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272万个,置换回收农田废旧地膜192吨,秸秆“五料化”综合利用率达90%。针对规模化晚熟马铃薯和山药、菊芋及玉米种植基地耕地沙化问题,推广了薯麦轮作5.6万亩,探索了网格障蔽、留茬收获及防尘网布保护模式,有效防止了耕地二次沙化。

陕西榆阳:以农为笔 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坚持创新突破 培育农业发展“主力军”

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增效,组织申报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6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8家,四娃圆梦和亚平家庭农场入选“陕西省最美示范家庭农场”,红石桥乡西左界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监测,组织3599家家庭农场录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262个农民合作社录入陕西省合作社信息宣传服务平台,规范提升经营主体75家。大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通过网络课堂、集中培训、实践教学等方式,培训高素质农民500名、致富带头人312名,推荐50人参加“头雁计划”培训。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农产品抽检合格率100%,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榆阳南瓜”、“榆阳山药”、“榆阳山地苹果”),认证有机食品2个、绿色食品3个、良好农业规范1个。

陕西榆阳:以农为笔 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坚持发展“伙场经济、庭院经济” “方寸闲地”变“增收宝地”

榆阳区整合投入1亿元,统筹推进省级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区、乡、村三级联动创建,组团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在北部草滩区大力发展“伙场经济”,在南部山区推广“庭院经济”,多措并举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同时,持续巩固深化“一拆三改、四区分离、五化同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实施美丽农居1500户、厕所改造5000个,建成投运污水处理厂10座、垃圾压缩转运站5个,健全完善长效化整治机制和常态化督查机制,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榆阳区围绕“净、富、美”三个字做文章,“净”就是要干净整洁、规范有序,根据伙场、庭院实际,合理划分生活、种植、养殖、晾晒等功能区域,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清理整治,让卫生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让自然成为风景。“富”就是产业支撑、持续增收,榆阳区立足特色,坚持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统一引导、集中规划发展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优势主导产业,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美”就是环境美、产业美、生态美、文明美“四位一体”,打造开窗见绿、推门闻香、移步见景的伙场、庭院经济示范户。通过把伙场、庭院与美丽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小成本、大收入”的思路,有效利用“半劳力”“弱劳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同时留住绿水青山和乡愁、传承良好家风和文明,全力将“方寸地”建成增收致富、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陕西榆阳:以农为笔 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坚持文旅融合 奏响乡村旅游新乐章

关键词:乡村振兴,陕西榆阳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