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榆阳区坚持把盘活乡村作为助力振兴的重要抓手,依托生态特色产业、文旅融合、乡村治理,不断升级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建设文明乡风,加强基层治理,全区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良好局面,广袤的田野上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榆阳大地上徐徐铺展。
坚持稳粮保供扛起“国之大者”责任
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榆阳区把粮食播种面积纳入各乡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2.65万亩,超额完成市上下达任务(118.8万亩),及时组织开展秋收工作,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实施粮食作物单产提升工程,建成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示范区10万亩和吨粮田集成技术示范区2万亩,打造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万亩。积极应对春夏旱情,发动群众开展自救,补种蔬菜、油葵等短周期作物5.3万亩,最大限度降低群众损失。配套实施电力补强项目,增设变压器21台(套),更换和延伸导线6公里,有效缓解旱情期间电力不足问题。严厉查处农资领域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组织开展春耕备耕农资打假、双随机抽查、畜牧专项执法检查等专项行动,检查各类农资、饲料、兽药经营企业(门店)239家,有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确保全年粮食丰产丰收。不折不扣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业政策性保险、农机购置补贴等中省市区一系列惠农政策,让农民种粮有钱赚、多得利。
坚持产业兴旺 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4+2+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发展玉米80万亩、马铃薯25万亩、大漠蔬菜8.5万亩,优质果树5万亩,新建设施蔬菜基地1350亩,打造山地苹果标准化果园4000亩,推广富硒水稻和谷子6000亩、中药材4580亩、菊芋2380亩。因地制宜探索发展伙场(庭院)经济,北部重点发展伙场大棚555个、移动式小拱棚92个,南部大力推广庭院时令性水果,配套建设小型集雨补灌设施。加快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项目建设,新建单体库195个(冷藏库162个、通风库33个),总库容69726吨。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项目,推动可尚颖等6家加工型企业提档升级。加快农旅融合发展,新修四条11.5公里的产业观摩道路,建设农产品展销长廊1座,推荐古塔田园休闲游入选2022年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精品景点线路,有效推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坚持强本固基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