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统战宣传基层行
  • 联通暑期广告
  • 服务丝路,融入丝路
  • 丹青妙笔banner图
  • 沣西新城
丝路
English
服务丝路 融入丝路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论戏曲武乐队中司鼓的艺术核心与功能实现

论戏曲武乐队中司鼓的艺术核心与功能实现
2025-09-15 08:59:23 来源:文苑

2.叙事渲染职能:戏剧情绪的氛围架构司鼓是隐形的叙事者。同样一个“上场”,不同性格的人物需配以不同的锣鼓:大将出场用【四击头】以显其威武,丑角出场可能用【小锣上场】以显其诙谐。同样,【乱锤】表现人物的心慌意乱,【滚头子】配合焦急的踱步,【水底鱼】渲染行路的匆忙。在念白中,司鼓的“板”为韵白提供节奏支撑,而偶尔插入的轻鼓点则如同文章的标点符号,强调语气,烘托情绪,使语言更具音乐性和戏剧张力。

3.演员表演的支撑与激发优秀的司鼓与演员是“鱼水关系”。他不仅跟随演员,更能激发演员。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叫头】能为演员的表演注入能量,一个恰到好处的【冷锤】能将其情绪瞬间推向高潮。名角往往有固定的合作鼓师,正是因为彼此深知对方的艺术习惯与气口,能在舞台上达成“心板”(心中之节奏)的契合,从而碰撞出即兴的艺术火花。

四、当代传承与挑战

在当代戏曲艺术发展中,司鼓艺术面临着新的挑战。大型剧院的使用、西洋乐器的引入、新编戏对音乐创作的革新,都对传统司鼓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要求。例如,在新编历史剧中,有时会采用中西混合乐队,司鼓需要学会与专业指挥协同工作,其传统的绝对指挥权受到调整。然而,这并非削弱,而是对其适应能力的拓展。万变不离其宗,戏曲写意、虚拟的美学本质决定了其节奏系统不可能被完全西化的指挥体系所取代。司鼓艺术的传承,关键在于在坚守“锣鼓经”这一传统语汇的基础上,培养既能深刻理解传统戏精髓,又能灵活运用于新创剧目的复合型鼓师。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戏曲武乐队中的司鼓,是一位“无声之帅”。他以其独具特色的乐器、出神入化的技艺,实现了指挥统领、叙事渲染和表演支撑三大核心功能。司鼓艺术是程式性与即兴性的统一,是技术性与艺术性的融合,是控制力与激发力的结合。它深深植根于戏曲写意美学的土壤,是推动戏剧叙事、外化人物内心、营造情感氛围不可或缺的动力引擎。理解司鼓,不仅是理解戏曲音乐的钥匙,更是深入洞察戏曲艺术整体美学精神的重要途径。在戏曲艺术的未来发展中,我们应更加重视司鼓艺术的总结、研究与传承,让这位于锣鼓喧天中的“统帅”继续引领着民族瑰宝走向下一个辉煌。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锣鼓艺术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论鼓师在戏曲演出中的核心地位[J].戏曲艺术,2018(4):55-60.

[3]京剧锣鼓经的程式与变奏[D].中国戏曲学院,2015.

[4]戏曲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华建军

(责任编辑:白睿祺 赵森)
关键词:戏曲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