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庆幸年少失聪的自己在命运出现苦难裂痕的时候,并没有回避苦难,而是让文学这一道生命之光照进人生的裂缝。辛峰曾阅读了大量与自己的生命遭遇类似的人物自传,如《梵高传》《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以及《存在与虚无》等一大批作品,在已成文学巨匠的苦难遭遇者中,共鸣生命的力量。
“我随时迎接着不确定的未来和自我心态的变化,这几年可能会出版一两部不超过20万字的书,也会尝试儿童文学方面的创作。”辛峰说。
30余年的创作生涯,给予了辛峰对社会和个体命运更强烈的关注,他认同当代作家王蒙对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评价,“我们纪念雨果,因为他代表文学的良心”。
4月22日西安欧亚学院阅读文化节开幕式上,辛峰(左)分享新书并向图书馆捐赠3册书。
“一个文学创作者的使命感就是他对于人性善恶的敏锐认知,并将自己的作品建立在这种认知之上。”这是辛峰对自身文学创作的勉励,在移动网络占据人类大多数娱乐空间的时代,他希望将这样的勉励,送给更加年轻的文学热忱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