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经济不止于购物场景的拓展,更在于围绕消费者核心需求,提供更丰富的场景和更优质的体验。其衍生的沉浸式体验成为商圈吸引客流的“磁石”。西安各商圈通过挖掘在地文化,延伸出大量以“首发”为核心概念的新场景:曲江创意谷把沉浸式剧场和光影秀引入商场;老城根Gpark通过持续举办艺术展览成为文艺青年的打卡地;小寨银泰城凭借“二次元”特色成功实现客流回归。据悉,小寨银泰城专门设置了化妆区、摄影区及600平方米超大漫展宅舞活动区。“逛商场如同逛漫展一样。”前来打卡的消费者说道。
近年来,西安通过打造“西安年·最中国”“长安夜·夜未央”等品牌活动,有效整合文旅商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西安流量”效应。其中,“西安年·最中国”以春节为契机,通过千余场文旅活动展现古都魅力;“长安夜·夜未央”依托重点商圈和景区,打造独具特色的夜间消费场景。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城市知名度,更带动了首店经济、免税经济、冰雪经济等新业态的发展。
这一系列创新实践表明,西安文商旅融合发展已从要素叠加的1.0阶段,经过场景营造的2.0阶段,正在向生态构建的3.0阶段迈进,为千年古都焕发新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日夜联动释放全时消费的“城市活力”
如今,西安的夜间消费已从单一的“吃住行”延伸至“文商旅”深度融合的多元形态。当夜幕降临,西安的消费活力才刚刚开始释放。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在大唐不夜城,借着琵琶声,演员饰演的白居易正在朗诵千古名篇《琵琶行》,随处可见身穿汉服的游客,让市民游客切身感受到“唐诗之都”的魅力。行走在西安大街小巷,仿佛三步就能遇到一位“大唐公主”。
“每天从一大早开门到夜幕降临,游客总是络绎不绝。”在长安霓裳里从事汉服妆造的商家表示。
文化的深度体验不止于街头。两千两百多年有多远?当耳畔回荡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呐喊,当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内露出一张张在泥土中静默守望的脸庞,当历史的烽烟在眼前缓缓散去,当磅礴的大秦史诗穿越往昔,史诗巨制《赳赳大秦》沉浸式呈现于舞台。
“特别震撼,在现场观看,仿佛真的置身其中,从战国烽烟‘穿越’到秦朝盛世。”专程前来观看的市民王女士感叹道。
近日,大唐不夜城、老城根Gpark、四海唐人街、大唐西市等20个街区获评首批“陕西省商旅名街”,其中,西安市占了七个。随着市民生活水平提升与消费观念转变,夜间经济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极,而文旅“晚高峰”正以强劲动力,激活西安“夜经济”的无限潜能,“夜经济”已成为西安拉动消费的重要力量。
为系统推进消费载体建设,西安市商务局先后制定《创建示范商圈、示范步行街和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培育实施方案》《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实施方案》《西安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建设方案》。今年1-9月,西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1.7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高于全国(4.5%)0.7个百分点,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四。
市场的活力还在微观场景中不断涌现。老菜场文创市集开设互动花墙,幸福林带推出“林下π跳蚤市集”,老菜场城墙音乐会吸引了年轻的Z时代和游客围观。
从三秦大地的千年文脉中汲取力量,从票根串联的消费联动到首店经济的新鲜活力,从夜色里的文旅盛宴到全时段的消费图景,西安正在让每一份流量都沉淀为发展的“留量”,持续释放千年古都的新活力与新动能,彰显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无限潜能。未来,陕西将持续放大西安的辐射带动作用,联动各地特色资源,推动千年文脉与现代消费深度共鸣,让三秦大地的每一处消费场景都成为吸引客流的“磁石”、汇聚动能的“支点”,在构建现代消费体系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让古老陕西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焕发更持久的生机与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