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界长安广告
  • “我眼中的幸福安康”抖音短视频大赛
  •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 聚焦基层统战工作创新实践
  • 沣西新城
陕西
English
陕西内容 国际表达
三秦大地 :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地市 > 渭南 > 正文

渭南:希望的田野上生机涌动

渭南:希望的田野上生机涌动
2022-06-13 09:48:31 来源:陕西日报

在王庄镇李家洼村许多人眼中,薛金斗是能人,靠种地供养4个儿女长大成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家里有3辆小轿车,还投资100多万元办起了淀粉和米线加工厂……

“有人说种地不挣钱,那是只种了几亩。”薛金斗说,“我种地主要靠农机。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你再算挣不挣钱。”

从19岁下地务农开始,他一直琢磨:怎样能既赚钱,又不用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罪?

1979年,刚改革开放,他敢拿700多元“巨资”买第一辆农机——小型手扶拖拉机;1982年,他又添置了收割机;2002年,他包了240亩地种小麦;2009年,他成立澄城县现代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400亩,成为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现在合作社有各类大型农机26台,前后花费300多万元。

有人问:“花这么多钱买农机划算不?”

薛金斗算了笔账:别人靠人力种1亩地的成本是700元,他只要450元。种240亩地,30个人一天干不完,而他“一人一机”不到一天就种完了。

2004年,薛金斗当选李家洼村村委会主任,2015年任村党支部书记,2019年起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这些年,他越发苦恼一件事:随着时间推移,和许多农村一样,李家洼村400多户人口,80%的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留守村里种地的村民平均年龄超过了50岁。全村5300亩耕地谁来种?

必须换个种法!

“我们李家洼村在县政府和农机部门的帮助下,探索走出了一条‘农业生产托管’之路,让‘零碎地’连成‘大块田’,从种到收,实现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统一集中连片作业,使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变成了现实。”薛金斗说,现代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低于市场价15%的价格,为村民提供土地托管服务。今年,李家洼村的粮食种植面积明显增加,99.8%的耕地实现机械化作业。

“现在种地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农民也需要不断‘充电’。”薛金斗说,合作社的农机手每年都要被送到县里组织的培训班培训四五次。2020年,澄城县现代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被澄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协会确定为农机培训中心。

做了几十年农民,薛金斗在田野上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希望。今年,他又流转100多亩地种植小麦玉米,还托管了1万多亩地。

5月31日,薛金斗来到地里,看到一个多月前在160亩玉米地里尝试套种的大豆早已出苗,茎秆粗壮、叶色浓绿,新的丰收正在孕育。

田地里也能干出大事业

5月31日,雷丙桂又招呼给他收麦的工人们“撮”了一顿。

前一天,他刚卖了4亩旱地上的小麦,1亩地挣了1000元。“旱地1亩地收375公斤麦子,水浇地估计要收500多公斤。”雷丙桂难掩喜悦,“今年光小麦毛收入能有70多万元。”

不过,当初雷丙桂回家种地却是为了还债。

10年前,想挣大钱的雷丙桂外出打工,当起了包工头,不曾想,几年下来,钱没挣到,还欠了8万元外债。

雷丙桂一时陷入困境。权衡再三,他回到家乡澄城县韦庄镇西白村,除自家6亩地外还承包了40多亩地。“先有口饭吃。”雷丙桂说,只要能下苦,土地不骗人。

但债要还,还要供养一双儿女,光靠种地不行。“种子、化肥、租用农机都要自己花钱,花费大,收成一般。”雷丙桂和妻子找了“兼职”,在村头的果汁厂当工人,每人每月工资2000元。

“要搁到现在,哪怕欠几十万元,靠种地也能还上。”雷丙桂说,去年他种的玉米毛收入38万元、小麦毛收入35万元。

雷丙桂现在种的地比当时多十几倍,用的农机也全是自家的,效率高不说,成本还少了。

时刻关注国家和省上农业新政策的雷丙桂种地底气更足。他放开手脚,成立合作社,花大价钱买了6台农机和1辆运粮汽车,就连地也不再是一年几十亩几十亩地承包,而是动辄承包上百亩,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

种地越来越挣钱,雷丙桂却有些懊恼自己早先“思想不够解放”——坚持用老法子种地,种子自己留,行距多宽、打不打农药全凭自己的经验来,这让他少挣不少。

今年雷丙桂用上了新品种、新技术,种植500亩小麦、360亩玉米。5月底,旱地上的小麦丰收了,70亩地平均1亩地收了375公斤。“往年1亩地才收200公斤,这还是年份好的时候。不相信科学不行。”雷丙桂说,今年玉米地亩产估计有1吨,玉米毛收入要超40万元。今年不光澄城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免费给他提供了250公斤小麦良种、250公斤玉米良种、5吨化肥,他还分两次领取了2万多元种粮补贴。

和工人们吃罢饭,雷丙桂转身去了麦场。摊晒完早上刚收的5000公斤小麦后,他又转到打算新承包的50亩地头,计划年底继续扩大小麦种植规模。

希望的田野上,新要素不断聚集,乡村振兴正在被赋予新动能和新活力。

(责任编辑: 辛晓霞)
关键词:渭南,乡村振兴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