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陈家山矿坚持健全创新机制、聚焦关键技术、深化产学研合作,着力以科技创新破解复杂地质条件下安全生产难题,科技创新工作多点突破、硕果累累,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注入强劲动能。
健全组织机制,筑牢创新保障基石。该矿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分管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为核心成员的技术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一把手”牵头、技术骨干主导、各业务部门协同联动的技术创新工作格局。同时,深化责任落实,明确目标任务,形成了科研项目申报、实施、验收等全流程管理规范,为科技创新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充分激发了全员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聚焦核心难题,深化产学研协同攻关。该矿针对4082工作面多元灾害耦合叠加条件下实验性下分层开采的复杂技术难题,主动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与西安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科研院校深度携手,围绕瓦斯防治、水害治理、矿压控制等关键领域,联合开展《陈家山煤矿厚煤层分层开采工作面瓦斯时空演化特征与防治技术研究》《多采空区复杂富水条件下下分层工作面采掘水害防治技术研究》《下分层工作面强矿压孕育机理及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等6项核心技术研究。通过“高校出智、矿井出力”的协同模式,精准破解了厚煤层分层开采中的系列技术瓶颈,为同类地质条件下的安全开采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技术支撑。
推广前沿技术,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在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该矿坚持“技术保安”理念,在4082工作面、四采区浅部未开采区对应的地面区域,采用NEMV(自然电磁脉冲)物探技术完成1340m地面物探工作,精准探明了地下地质构造及赋存情况,为采掘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在4082工作面施工定向长钻孔2753m,创新采用“定向长钻孔掘前探查+孔中综合物探”技术,对掘进巷道周边煤层、岩层赋存稳定性进行全面分析,有效规避了采掘过程中的地质风险,大幅提升了工作面安全掘进效率。
创新成果斐然,斩获多项行业荣誉。凭借扎实的科技创新实践与突出的技术突破,矿井在省级创新竞赛中捷报频传。在2025年陕西省企业“三新三小”创新竞赛中,《井下煤仓智能管控系统》荣获一等奖,《高水材料巷道充填技术》斩获三等奖,《陈家山煤矿4092、435综放工作面灾害防治技术研究》获评优胜奖。
建强人才队伍,技术沉淀赋能安全发展。科技创新的核心是人才。该矿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完善理论,不断创新思维、总结经验,在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丰硕收获。今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6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篇,为行业技术交流与发展贡献了陈家山智慧;1名技术人员参与研发的《基于红外热像图纹理特征的岩石损伤破裂前兆预警方法》成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彰显了矿井在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站在新的起点,陈家山矿将持续深化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以更开放的姿态推进产学研合作,以更务实的举措攻克技术难题,以更完善的机制培育创新人才,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矿井持续安全平稳发展的“最强引擎”,为打造安全、智能、绿色的现代化矿井不懈奋斗。(王鹏)
来源:陈家山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