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在2025年全国科普月陕西主场活动中,宜君县“科技和自然生态研学活动”线路成功入选陕西省十大科普研学线路。此次入选的宜君科普研学线路,以“科技+文旅+康养”为核心定位,深度整合县域内优质科普资源与特色文旅康养元素。线路串联宜君科技馆、彭祖药用植物园、彭祖书院、陕西秦酒酒业有限公司、老蜂农生产基地、中医药产业链大厅六大核心点位,形成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研学体验网络,完美契合陕西省科普研学线路征集活动中“自然生态探索”“现代农业与生命科学”两大核心主题。
这一荣誉的背后,是宜君县立足县域实际、因地制宜盘活特色资源的生动实践——从田间地头的中药材种植,到企业厂区的产业场景,再到融合文化的养生阵地,宜君将农业根基、产业发展与科普教育深度绑定,让每一处资源都成为“可看、可学、可体验”的科普课堂,也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宜君县作为传统农业县,近年来始终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为思路,将农户增收与资源价值最大化紧密结合。其中,中药材产业是宜君转型发展的核心抓手,也是科普资源的重要源头。依托“彭祖药谷”的文化与资源优势,当地鼓励大量农户从传统农作物种植转向中药材种植,既显著提高了家庭收入,也为科普研学提供了“活教材”,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突破10万亩。位于宜君县工业园区的彭祖药用植物园,便是农户种植成果与科普教育的“衔接点”——这里展示着当地常见的各类中药材,让参与者通过实地观察、常识讲解,直观了解中药材的生长特性、药用价值,感受“一株草”从田间到科普课堂的价值转化;与之相邻的中医药产业链大厅,则以展品陈列与知识科普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呈现中药材从种植、加工到产业链延伸的全过程,让公众看到宜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脉络,也让农户的种植成果成为县域科普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农业升级的同时,宜君县还巧妙将本土企业转化为科普阵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双赢。老蜂农生产基地便是典型代表,作为当地从事蜜蜂养殖与蜂蜜加工的企业,其不仅通过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带动周边农户参与蜜蜂产业,增加收入来源,更主动开放生产车间与养殖场地,成为科普研学的重要点位。在这里,参与者可以近距离观察蜜蜂养殖过程,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采蜜原理,还能参观蜂蜜水生产线,学习食品加工的科学知识,企业的生产场景变成了生动的“产业科普课堂”,既提升了公众对蜂产品产业的认知,也为企业打响了本土品牌。同样位于工业园区的陕西秦酒酒业有限公司,也以“酿酒工艺科普”为切入点,开放厂区供公众参观学习,从粮食发酵到酒类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传播现代农业科技的载体,让企业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承担起科普教育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