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智库报告2024》在论坛上发布。该报告由中国商业史学会“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国声智库、中央财经大学中外经济比较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经济窗》编辑部联合出品,旨在贯彻落实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通过系统梳理2013-2024年“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脉络,重点总结2024年“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亮点和经济发展成果,以及科学分析“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提出需把握数字化、绿色化、人文化三大趋势,构建“文化赋能经济、经济反哺文化”的双向循环,将“一带一路”打造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纽带、驱动全球增长的新引擎。报告特别指出,在这一过程中,以新型智库为核心构建的软实力支撑体系,通过多元探索与实践,持续彰显其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价值,正成为推动文明互鉴、塑造国际话语权的关键力量。
完善共建“一带一路”机制保障,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周期、跨国界、系统性的世界工程、世纪工程,必须运用系统思维,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方面,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另一方面,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思考:共建“一带一路”如何迈向下一个金色十年?如何更好地惠中国、利天下?如何不断拓展更高水平、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共赢发展新空间?
会议认为,过去11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之所以能克服困难取得一系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关键就在于其顺潮流、惠民生、利天下,高度契合了沿线国家民众渴望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共同愿望。站在新十年的起点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指导原则,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更好地惠及沿线、造福世界。
会议强调,要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指引,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结合、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科学布局和动态优化相结合、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相结合。要统筹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统筹巩固传统领域合作和稳步拓展新兴领域合作。做好统筹的大文章,使各项工作密切协同、形成合力,不断拓展更高水平、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共赢发展新空间。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不仅需要理念引领、行动跟进,还需要机制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的改革任务。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抓住机制建设这个重点,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统筹管理机制,完善“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协调推进机制,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务实合作机制,完善新兴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完善投融资多元化保障机制,完善风险防控内外协同机制,完善海外利益保障机制,完善高水平国际传播机制,完善廉洁丝绸之路合作机制,以更加完善有力的机制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