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青妙笔banner图
  • “学长杯”第四届陕西大学生辩论赛
  • 广告|西安联通
  • 西凤酒广告
  • 沣西新城
丝路
English
服务丝路 融入丝路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丝路 > 正文

2025“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2025“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2025-05-16 19:35:00 来源:新华网

5月15日,由中国商业史学会“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国声智库、中央财经大学中外经济比较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北京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国声丝路国际投资控股集团、丝绸之路网承办的2025“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论坛在京举办。会议系统梳理总结11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重大成就,科学分析“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展望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总体构想,并结合中国商业史学会“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与智库工作实际作出全面部署,为下一个金色十年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之策。

协调推进三大“联通”,共促“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会议指出,自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引领、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在走深走实中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经济社会繁荣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国际合作平台,国际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11年来,依托一个个具体项目,基础设施“硬联通”跨越山海扎实有序推进。中老铁路实现了老挝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夙愿,开通运营3年来活力持续显现;2024年11月,中国和秘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重点项目钱凯港开港,一条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正式诞生;中国企业承建的乌干达最大水电站——卡鲁玛水电站为乌干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雅万高铁标志着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旗舰项目的中欧班列奔驰不息,截至2025年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9个城市,运输货物超1100万标箱,货值逾4200亿美元,成为亚欧大陆上最繁忙的物流通道之一。

日益健全的“软联通”在共建国家间架起规则标准互联互通桥梁。11年来,中国与69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了113份标准化合作文件,建立“一带一路”标准信息平台,发布国家标准外文版2263项,涵盖20多个领域、覆盖11个语种。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贸协定,与28个经济体签署“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协议,显著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共建“一带一路”与各方发展需求对接的长效机制不断推进,中国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部分国家建立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工作协调机制,共同推动合作规划落地见效。共建“一带一路”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南非“经济重建和复苏计划”、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等多国发展战略实现对接,有力支持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进程。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11年来,互帮互助的“心联通”持续深入。共建国家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旅游合作、教育交流、媒体和智库合作、民间交往等,推动文明互学互鉴和文化融合创新,形成了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格局。中国在亚欧非三大洲合作建成30余个鲁班工坊,学历教育累计培养学生近万人,实施职业培训超过3.1万人次,架起了中外人文交流的桥梁,为共建国家发展提供人文支撑。菌草、水井、杂交水稻等“小而美”的项目扎实推进,不断增进共建国家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