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统战宣传基层行
  • 联通暑期广告
  • 服务丝路,融入丝路
  • 丹青妙笔banner图
  • 沣西新城
丝路
English
服务丝路 融入丝路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社会/生活 > 正文

留坝县“两山两化”实践经验获全国展示推广

留坝县“两山两化”实践经验获全国展示推广
2025-11-25 17:45:57 来源:留坝发布

11月23日,在新华网主办的第十一届绿色发展论坛暨2025保障和改善民生经验交流会上,留坝县“两山两化”典型案例——“两山两化”赋能,生态优势变经济胜势精彩亮相,为全国生态富集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留坝经验”。

留坝县地处秦岭南麓腹地,总面积1970平方公里,是国家首批“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森林覆盖率高达92.03%,素有“绿色宝库”“天然氧吧”之美誉。近年来,留坝县委、县政府始终坚守“生态立县”战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深耕“两山两化”发展路径,创新搭建“一公司两院五中心”转化架构(两山公司;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绿色旅游发展研究院;绿色低碳发展中心、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秦创原留坝两山创新中心、汉中市两山转化培训中心、绿色就业研究中心),通过盘活生态资源、闲置资产与存量资金,构建完整生态产业链,推动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产业提质增效,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高效转化,成功解锁生态价值转化的密码。

坚持生态优先,筑牢绿色本底。出台生态文明建设、零碳发展等系列政策,落实“四长制”、项目准入负面清单,压实生态保护责任。在全省率先完成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记录物种4367种,印发相关图集,推动建设全域、无界、“1+3+N”生物多样性博物馆,以科学规划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创新体制机制,激活资源价值。成立县镇两级“两山资源公司”,整合闲置资产4375处,形成“资源包”310个,实体运行农村资源资产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构建起县镇村三级流转交易架构,实现碎片化资源的规模化整合与市场化运作。创新“八位一体”绿色投融资模式,获得银行授信15亿元,发放相关贷款1.12亿元,有效打通资源的转化路径。推行“两山集团+强村富民公司”利益联结模式,成立57家强村富民公司,带动各村集体经济增收26.7万元,实现全县86.2%农户嵌入产业链,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深化产业增值,拓展价值链条。建立“栈道通宝”银票景区联动机制,创新NPC互动体验,打造沉浸式历史情景剧场,构建非遗传承人+民宿+非遗业态的三元发展模式,打造一批“非遗民宿会客厅”,开发精品民宿,形成全国甲级民宿品牌矩阵。通过发布西洋参、猪苓地方标准,推进中华蜂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建立“林药蜂菌”立体种养,形成“以林养菌、以菌肥田、以蜂促农”的生态循环链。同时,积极推动产品创新,开发黄精咖啡、西洋参速溶茶等新产品30余款,精心打造药食同源电商直播港,带动2024年1—10月农特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0%。

优化绿色就业,健全人才体系。创新开发“绿色就业”数字化系统,打造零工市场、“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年均举办招聘会46场、提供5800余个就业岗位。2025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561.8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超41.5万元,全方位激活创业活力。依托中国劳科院绿色就业研究中心(秦岭基地),开展短视频、电子商务师、养老护理等培训25期,惠及876人次,持续推进民宿管家劳务品牌建设,培训民宿管家213人,并以首个公共就业实训基地项目为支点,加快建设绿色职业技能人才培育中心,为生态价值转化注入持久人才动力。

推广绿色生活,打造低碳场景。成立秦岭(留坝)生态卫士志愿者联盟,构建全民参与的生态保护体系,建成低碳文化长廊,在全省率先推出并运营碳普惠小程序“秦岭碳宝”,构建绿色餐饮、低碳住宿、低碳景区三大核心场景,入驻45家商户,以碳积分兑换推动绿色消费。倡导“135”绿色出行理念,全面普及新能源公交与充电桩。深化垃圾分类,2024年垃圾处理量降幅17%,建成17处环保“阳光房”,累计处理可回收物369吨,减少碳排放超1000吨。(通讯员:县发改局 杜荣康)

(责任编辑:白睿祺 赵森)
关键词:留坝县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