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承载千年文明的古都,西安在商业领域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今年以来,在西安市商务局的统筹推动下,一系列政策赋能、场景创新与业态升级举措精准落地、成效显著——全市消费市场供应充足、秩序井然,新动能持续涌动。这不仅为城市经济注入了强劲增长动力,更让“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蓝图在实践中愈发清晰可感。
消费数据亮眼:文旅商多领域齐发力,市场活力全面迸发
当下的西安,消费市场呈现“多点开花、全线飘红”的态势,核心数据印证着城市商业的旺盛生命力。
文旅消费方面,西安凭借深厚文化底蕴与丰富体验场景,吸引全国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十月初,全市共接待游客2007.75万人次,游客总花费达199.59亿元,在国庆中秋假期文旅消费Top10城市榜中,西安位列全国第三,“顶流”地位稳固。
当然,商业消费同样表现抢眼。据监测数据,节日期间,10家重点商业综合体总客流量616.58万人,同比增长31.16%;总销售额9.36亿元,同比增长8.88%,人气与营收实现双提升。此外,50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销售额32.3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19家餐饮企业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24.7%;31家零售企业商品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2%;19家餐饮企业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24.7%,餐饮消费的回暖态势尤为显著,成为拉动市场的重要力量。
大宗消费领域,汽车市场持续升温。“第二十届西安国际车展”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加持下,吸引全球100余个汽车品牌参展,53款新车集中亮相,24场新车发布会同步举办。展会累计接待观众32.2万人次,达成车辆订单2.1万台,订单总金额42亿元,为“金九银十”汽车消费旺季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业态创新破局:首店、出入口、演赛经济联动,打开消费新空间
面对消费升级需求,西安市商务局推动业态创新,以“首店经济”“出入口经济”“演赛经济”为抓手,为消费者打造多元化、沉浸式消费场景,持续释放市场新动能。
“首店经济”成为潮流消费风向标。
2025年1-9月,西安全市共引入各类品牌首店236家,举办首发活动136场,越来越多品牌将西安作为布局西北市场的核心落点。赛格国际购物中心今年以来引入近50家首店,涵盖轻食餐饮、户外运动、潮流潮玩等领域,国庆期间30多家轻食首店家家排起长队,带动整层客流量翻近4倍;SUPERRARE西北首店的明星IP周边、GOLDWIN首店的西安限定T恤、MUJI曲江创意谷店连续两天的全国销售冠军,让“打卡首店”成为年轻人假日消费的新选择。
“出入口经济”激活环城墙消费圈。作为西安标志性文化IP,城墙通过开放17处登城门点,打破空间阻隔——游客凭当日门票可就近登城、随时下城,在古朴城垣与市井烟火间自由穿梭。17处出入口串联起永兴坊非遗街区、老菜场创意街区等特色地标,更联动碑林博物馆等参观点,形成环绕老城的“观光动脉”。双节期间,13座改造后的敌楼变身“文化客厅”,秦腔、皮影、剪纸等主题展馆同步开放,搭配文创商店、VR互动与“古风”演出,吸引大量游客驻足。数据显示,今年5月以来,6处新开登城门点已接待游客15.72万人次,小南门早市等周边商圈人气飙升,让商户切实享受到“出入口经济”红利。
“演赛经济”与“票根经济”延伸消费链条。西安打造“情满长安·跟着演赛去旅行”品牌,将演唱会、体育赛事转化为消费引擎。截至9月13日,西安今年共举办5000人以上的音乐节、明星演唱会等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23台38场次,累计接待歌迷观众76.94万人次,票房总营收6.737亿元,带动旅游收入30.65亿元;世界男排联赛、U23亚洲杯预选赛等国际赛事落地,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内场消费单日最高达40万元。在此基础上,“票根经济”创新推出。西安浐灞国际港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辖区深度参与西安市“情满长安”文旅体促消费活动,联合旅游平台推出消费券、“西安票根大礼包”等优惠活动,释放数千万元福利,覆盖260家餐饮住宿企业与31家文旅体商户,串联多消费场景,让“看演出、观赛事”与“吃住行游购”深度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