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杨凌,因一场农业盛会而沸腾。
10月25日—29日,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盛大举行。陕西特色现代农业展馆(C馆)内,展品丰盛、人流如织。

在熙攘的人群中,西安展区格外引人注目,八方来客在此驻足、询问、交流,一派火热景象。这里既有浓浓的“科技范”,也有崭新的品牌形象,交织出一幅现代农业的生动图景,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着千年古都在现代农业赛道上的“新脉动”。
“黑科技”赋能田野奏响“智慧曲”
如果以为农业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那么西安展团将彻底颠覆这一认知。
在这里,农业是充满未来感的场景:能改善土壤的“调节剂”与“微质子水”,构成作物生长的健康基座;号称“空天地”一体的智慧农情监管平台,如同为大地安装了“CT扫描仪”,实现从天空到地面的全链监测,专家评价此为该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尝试。

更具象的科技扑面而来:二代伽马能谱车(土壤数据采集机器人)是应用于中国科学院“伏羲农场”西安示范基地的智能装备,让“靠数据种地”的智慧农业场景变为现实;5G技术让牧场管理尽在“掌”握,智能分拣线为鲜切花进行高效“体检”……这些生动的景象,共同勾勒出西安“都市现代农业新质生产力廊道”的轮廓,其背后是高达95%的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和超过68%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为坚实支撑。
“丰品长安”亮相从“卖产品”到“卖品牌”
本次展会,西安隆重推出了全新的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丰品长安”。这四个字,凝聚了西安对农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和对千年农耕文化的自信。

品牌的底气,来源于西安作为全国首个整建制创建的“全国名特优新高品质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试点”副省级城市的深厚根基。据了解,该品牌由西安农业投资集团统一运营,只有严格执行全套质量控制标准的生产者,其产品才有资格贴上“丰品长安”的标签。
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描产品二维码,就能清晰看到从种植、管理到检测、运输的全过程信息。“这种极致的透明,是我们对消费者信任的最好回报。”展厅负责人介绍。同时,西安巧妙地将秦岭生态、古都文化融入品牌故事,让每一颗猕猴桃、每一粒石榴都成为传递西安现代农业形象的使者,实现从“卖产品”到“卖品牌”“卖文化”的价值跃升。
产业格局清晰“五好”农业描绘振兴蓝图
支撑起西安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是其清晰有力的“三区一带三基地13+6集群”产业体系。在这一体系下,西安已成功打造了乳制品、蔬菜、猕猴桃3条百亿级产业链和葡萄50亿级产业链,拥有4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阎良奶山羊、周至猕猴桃、泾河新城茯茶、高陵蔬菜等特色产业已跻身“国家队”。
在现场,可以看到科技赋能下的田园新貌,尝到全程控下的安全美味,玩转乡村休闲新体验,对接畅通无阻的销售渠道,发现品牌带来的优价潜力。

“我们带来的低GI‘紫麦挂面’首次亮相就受到广泛关注,它与‘银户县大米’‘紫麦面粉’等‘曲水稻香’系列优质农产品,以及创新产品咖啡米酿一起,共同构建起丰富多元的产品矩阵,始终贯彻‘从田间到餐桌’的健康理念。”西安农投集团鄠邑现代农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展区负责人李丹介绍道。
基于坚实的产业基础,西安正积极推动农业向“好看、好吃、好玩、好销、好价”的“五好”目标迈进。这意味着,西安的农业不仅是保障“菜篮子”的基石,更成为融合科技、生态、文化与休闲功能的现代化产业。
十月杨凌迎嘉客,农科新风满城香。昨日,这里是镌刻着周秦汉唐的千年古都;今日,这里是奔涌着农业新质的希望田野。
据悉,第32届农高会全市共获得后稷奖23个(其中后稷特别奖3个),入选农高会“四新”优秀农业科技成果奖4个;签约项目12个,签约总额达15.82亿元。
透过农高会这一窗口,西安展团以坚实的产业基础、前沿的科技应用和自信的品牌战略,生动诠释了“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的大会主题,展现出千年古都在乡村振兴浪潮中的创新活力与无限潜力,为西安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