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西乡县堰口镇村民黎先生向极目新闻反映,多年前,他父母承包管护的220亩山林被村干部转给了其他村民承包,如今办理林权证受阻。9月8日,堰口镇政府工作人员回应极目新闻记者,因年代久远、村民之间的纠纷复杂,如今承包管护山林可领取补贴,将协调各方先协商解决纠纷。西乡县林业局官方人士表示,该县已成立工作组,到西河村调查处理此事。
9月7日,黎先生对记者称,他老家在西乡县堰口镇西河村。早年,根据政策,房前屋后的山林交由农户看管,其中他父母承包看护的山林约350亩,“这是村委会记载的亩数。”多年前,黎先生在堰口镇另一个村盖房,一家人搬离西河村,但其父母的户口仍在西河村。
调解协议(受访者供图)
搬离后,因黎家人长期不在西河村居住,村小组在没有告知黎先生及其父母的情况下,将他们家220亩山林转给了村民张某某承包。后来,因林地补偿费问题,黎家人提出,向村委会要回220亩山林的承包管护权,并要求办理林权证。2017年,西河村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就此事出具了调解协议。
协议提到,在2007年林改中,组上在未通知黎家人的情况下,把黎家承包管护的220亩山林承包给了张某某。协议指出,经村、组干部会议研究决定,调出220亩林地给黎家承包。从2018年1月开始,由村里兑现黎家220亩公益林补偿费。
不过,今年上半年,黎家人发现,虽然他们从2018年1月开始,按时收到了220亩公益林补偿费,但当地并未给他们办理林权证。黎先生称,虽然补偿费到位了,但不能没有林权证,这是山林承包管护的重要凭证,也是村民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
黎先生告诉记者,西河村村支书周某某让黎家人找西乡县林业局办理林权证,县林业局又让黎家人找县林改办办理,“林改办的工作人员说因近期工作太忙,让我们9月再去办理。”到了9月,村支书周某某已不再担任村支书,此事再次被耽搁。后来,经堰口镇政府一名李姓工作人员协调,办理林权证被推迟到10月。目前,林权证仍未办理成功。
黎先生表示,西河村部分村民搬离老家,户口仍在村里的情况不止他们一家,类似黎家这种林权纠纷案例并非个案。当地对山林确权的管理不规范,处理问题时不公平、推诿拖沓,“我们只想和其他村民一样,享有同样的权利,把林权证办下来。”
9月8日,记者联系西口村村支书周某某了解此事,未获回复。上述堰口镇政府李姓工作人员称,周某某因年龄等情况,不再担任村支书职务。目前73岁的黎母肖某某户口还在西河村,对山林有承包管护权。经初步了解,据西河村一名村组长回忆,早年,黎家管护其房前屋后的山林,2007年林改时,村干部曾询问黎父是否愿意承包部分山林,得知黎父不愿承包后,村委会就将其中一部分承包给了其他村民,“黎父已去世,早年的一些情况,不好核实。”
该工作人员坦言,2007年林改至今已过去18年,且农村的一些纠纷比较复杂。如今,农户承包管护山林可以领取补贴,黎先生希望办理林权证等诉求有一定的合理性,还有村委会的调解协议作为支撑,只能先协调各方协商解决纠纷。他提到,当前关于山林的确权、管理、办证等法律法规、政策是明朗的,例如黎家办理林权证前,需相关机构进行实地勘测,重新确定面积、四至界限等。
据西乡县林业局一名官方人士介绍,此前该局并未直接接到黎家林地确权、办理林权证的申请材料。经向堰口镇政府了解,黎母年纪大了,不懂如何准备材料,此事由她儿子黎先生代办,但黎先生又在外地工作,对接不畅。该局已经成立工作组,今天(8日)到西河村实地调查,并与黎先生等人见面,沟通处理此事。截至发稿前,黎先生表示,他已回到西乡县,将进一步处理此事。(极目新闻记者 舒隆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