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数字经济领域首席研究员、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人工智能产业研究室主任王宇霞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范式变革与路径建议》的主题演讲时表示,新型工业化具有新的时代内涵,人工智能将推动工业范式变革。当前,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加速涌现。全链条智能化驱动制造业升级,催生研发生产服务新模式。多技术跨领域深度融合创新,激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软硬件产品智能化迭代升级,培育形成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中兴通讯中兴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卫民作主题演讲。
致力成为中国领先的ICT技术第一品牌,中兴通讯中兴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卫民在《人工智能(AI)赋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的发言中表示,人工智能正全方位助力制造业发展,应用于制造业多个环节,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售后等过程均有渗透且成熟度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制造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在智能物流仓储、智能排产调度、工艺优化与参数调优、能耗与碳排管理、人机协作与技能培训上均有广泛应用。
西安智慧谷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耿凯鸽作主题演讲。
西安智慧谷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耿凯鸽在《AI时代背景下的光子产业链》的发言中,详细介绍了光子产业链定义和范围、全球布局、国内布局以及AI时代光子产业链的发展趋势。耿凯鸽表示,光子具有并行计算能力,可成倍提升算力。光子时代正迎来“换道超车”的战略机遇期。人工智能时代将更多地依托光子芯片。放眼全球,德国、俄罗斯、荷兰、美国、日本、韩国等均在光子产业链上有所布局。
圆桌对话:产教融合助力新型工业化
在主题为“产教融合实践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圆桌对话环节,西安培华学院副校长、学术委员会主席罗新远,新疆大学科技处处长吕小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孙拯地,西安智慧谷科技研究院总经理耿凯鸽,西安泵阀总厂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曾晓林,围绕产教融合如何更好地服务新型工业化发展这一核心问题,结合各自领域的实践经验,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校企合作机制构建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专家认为,产教融合是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关键举措,对新型工业化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意义,应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实践,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