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日下午5时左右,在西安市鄠邑区太平国家森林公园内,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在缆车下站休息平台紧张上演。42岁的游客郑先生突然发病倒地,呼吸微弱、失去意识,家属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得惊慌失措,现场顿时乱作一团。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正在附近游玩的游客汪梁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凭借扎实的急救技能和冷静的处置,及时对郑先生实施心肺复苏,并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展开救援,最终成功挽回了这条宝贵的生命。这场救援,不仅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更成为西安这座文明城市最温暖的见证。
生死时速:专业施救创造生命奇迹
事发时,郑先生与家人刚从山顶下来,到达缆车下站休息平台。突然,他毫无征兆地倒在了小卖部拐角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嘴唇发紫,呼吸也变得越来越微弱,几乎难以察觉。家属想把他扶起来,却发现他身体绵软无力。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家属完全不知所措。
“不要慌,让我来!”正在小卖部买水的游客汪梁见状,立刻冲上前跪在郑先生身旁,他迅速检查发现患者无意识、呼吸微弱,没有丝毫犹豫便解开郑先生衣领,双手置于其胸骨中下段,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开始按压。“01、02、03……”他一边默数按压次数,一边告诉家人:“快打120!告诉他们这里是太平森林公园缆车下站平台!”同时,他让患者家属赶紧找景区缆车工作人员来支援。
经过两分钟不间断的心肺复苏,郑先生逐渐恢复意识,但呼吸仍然急促,四肢僵硬麻木。汪梁转头朝远处游客喊道:"麻烦大家,快来帮忙救人!”多位游客立即响应,有的蹲下按摩郑先生手脚,有的用扇子为其降温。
然而,救援并非一帆风顺。更棘手的是,景区地处山区,手机信号极差,急救人员无法实时了解患者情况。“不能干等着!”汪梁立刻跑到小卖部借用WiFi,通过视频连线医生朋友。在专业指导下,他协助郑先生调整呼吸姿势,并持续观察生命体征。这一系列操作,为后续救援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
生命接力:全程守护彰显人间大爱
大约15分钟后,景区急救人员携带担架和简易急救设备赶到现场。汪梁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立即协助医护人员将郑先生固定在担架上,与工作人员合力抬着担架穿过狭窄的步道,送上等候的缆车。途中,他一直观察郑先生的生命体征,并不断安抚:“呼吸已经平稳了,坚持住,救护车就在山下!”
抵达山脚后,120急救车已等候多时。在转移过程中,汪梁和家人注意到郑先生两名年幼的孩子(一个10岁、一个4岁)因受到惊吓而哭泣不止,便让家人买来面包和饮水,蹲在孩子身旁轻声安抚:“别怕,爸爸会没事的,叔叔阿姨会照顾你们的。”返回途中,还用自己的手机播放动画片,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直到他们逐渐平静下来。
当晚10点半,郑先生其他亲属赶到居住地附近。汪梁将孩子们安全交到他们手中,恰逢医院那边传来信息:郑先生已脱离危险。亲属紧紧握住他的手:“救命恩人!如果没有你,后果不堪设想!”面对感谢,汪梁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换作谁都会出手相助。”
城市温度:凡人善举铸就文明底色
汪梁的善举并非偶然。据了解,他长期关注急救知识普及,经常在社区、学校参加公益讲座。"这次能用上所学知识救人一命,更让我坚信普及急救的重要性。"他在采访中坦言,"如果每个人都能掌握基本急救技能,关键时刻就能多挽救一条生命。"
这场生命救援不仅展现了个人勇气,更折射出城市文明的高度。从专业施救到温情守护,汪梁用行动诠释了"生命至上"的真谛。如今,太平森林公园的缆车依旧穿梭于青山之间,但那天的惊险与感动已化作城市记忆中最温暖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