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2024陕西省机器人产业对接大会在碑林区西安创新设计中心举行。大会以“人机共融·智创未来”为主题,旨在汇聚机器人产业链创新要素资源,交流新成果,凝聚新共识,探索新机制,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以及陕西省机器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大会吸引了来自机器人产业链及延伸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加。
凝聚新共识
解析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省机器人产业链“链长”李兴旺在致辞中表示,陕西省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厚积薄发的发展上升期和快道超车的战略机遇期,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将机器人产业链纳入省级34条重点产业链,成立了工作专班,印发了工作细则,组建了专家团队,制定了《陕西省机器人产业链提升方案(2024—2027)》和产业图谱,正在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我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科技创新应用拓展和行业治理的重要力量,正在加速形成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依托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强化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前瞻布局和基础研究,成立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牵头成立陕西省机器人产业联盟、陕西省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等专业机构,推进人工智能联合中心建设,设立多家创业公司,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院长梅雪松以《机器人产业现状与发展》为主题作了主旨报告。“未来的世界就是人类和机器人共存的世界,机器人的占比会逐渐增加,会在更广泛的场景下执行复杂任务,应对多变环境。”梅雪松认为,未来机器人的发展与人工智能将结合得更加紧密,这对机器人决策和大脑起了决定性作用。陕西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可以在医疗康复应用场景和人形机器人方面有所作为,但仍需加大基础科研投入、优化科研生态、撬动政策资金支持,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助力陕西省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
落地新成果
共绘机器人产业发展蓝图
“近年来,陕西省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基本涵盖了关键零部件制造、机器人整机制造和系统软件集成等机器人产业链主要环节。”陕西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波介绍了陕西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他表示,陕西省工信厅将以产业链提升为抓手,聚焦制约机器人产业链发展重点环节和短板弱项,支持优质企业快速发展,加快创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全力推动机器人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会上,陕西省科技厅产业创新促进处副处长许海晗宣读了秦创原机器人产业创新聚集区批复文件。许海晗介绍道,秦创原机器人产业创新聚集区由西安市政府统筹,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联动西安市碑林区政府、未央区政府共同建设,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参与建设,形成“一区两基地”空间布局。聚集区将通过创新引领、资源共享、错位发展、协同联动,推动陕西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