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统战宣传基层行
  • 联通暑期广告
  • 服务丝路,融入丝路
  • 丹青妙笔banner图
  • 沣西新城
丝路
English
服务丝路 融入丝路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教育 > 正文

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胡建波:和光同尘,春山花开——30周年校庆访谈实录

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胡建波:和光同尘,春山花开——30周年校庆访谈实录
2025-11-07 14:37:04 来源:西安欧亚学院

我们还趁校庆开了供应商大会,表彰了一批“星光供应商”,并探讨如何深化合作。我提出,希望他们不仅能参与教学,更能入驻校园,设立工作室,甚至“自带干粮”参与共建。如果我们能找来20至30家这样的顶级合作伙伴,把工作坊彻底“工作室化”。学生一入学就能边学边做,4年后将成为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这正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教育模式:从“以学生为中心”迈向“以企业为导向”。

教育的积累与沉淀好比静水深流,而校友成长、校企融合,恰似春山花开,生机勃发。

知无常,守其常

黄:如果说20周年我们是从“与众不同”走向了“和而不同”,那么30周年,我们是否在此基础上开始了新一轮的“向外生长”?如果用一个词概括欧亚当前的气质,您会选择什么?

胡:我们正把点点滴滴的创新组合在一起,这就是“知识管理之父”野中郁次郎教授所讲的知识生产的“组合化”。我们的产学合作、教师发展、环境改善、教育数字化、社区制改革……这些要素不再是孤立的点,它们开始产生化学反应。

另一个标志是我们的组织鉴赏力提高了。这次典礼是品牌传播部、后勤集团、学校办公室、研究院等四、五个部门一起办的,却能办得如此高级,连大家讲话的调性都保持一致。这说明,欧亚整个组织对品质的追求和实现能力已经上了一个台阶。

这半年,我们确实经历了一些“无常”。经济下行、人口红利消失、舆论反弹,我真是感到了幽暗的时刻,也会迷茫。但这时候,“守其常”就特别重要。什么是“常”?就是回到我们的“本分”——“以企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段永平先生说“本分”,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立足于自己的能力圈。每周把企业请进来路演,让学生早上上课,下午在工作坊当学徒,项目学习、轮转实践……当我们守住这些本分,并且下定决心持续做下去,内心就不会恐慌。因为我们知道,只要坚持5年、10年,欧亚的价值必将凸显和放大。

外部标准总在变,舆论风向你控制不了,那是“无常”;但我们的“常”,始终是教育现场,是企业与学生的真实需求。这背后就是利他主义、长期主义。你坚持做对的事情,不管外部标准怎么变,就像海子的那句诗:“一些花开在高高的树上,一些果结在深深的地下”——你做好三四月的事情,在八九月自会有答案。很多校长一路参观下来由衷地赞叹,从外界的反馈中,我们能看到自己已经走了多远,我们培育的花开得有多美。

生生不已,复归其根

黄:面向未来30年,您觉得欧亚最大的可能性在哪里?

胡:我觉得,我们站在“欧亚三角形”的结合点——也就是人的真实需求、工程技术可行性、社会与商业可持续上,会有巨大的机会。比如,最近我参加了在西影集团举办的AI&XR电影技术创新大会,未来的电影一定是科技与艺术、商业的完全融合。而欧亚是一所综合性院校,我们有信息工程学院、人居环境学院、数据科学学院、文化传媒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打破学科边界,站在这个交汇点上,我们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创造力。

胡建波:和光同尘,春山花开——30周年校庆访谈实录

10月22日,AI&XR电影技术创新大会上,西安欧亚学院与西影集团签约,双方将持续共建XR联合实验中心和3D实景扫描团队。

另外,资源的整合会更加多元。我们的生均投入已经高于很多地方性公办本科院校了。未来,除了学费,还会有企业为我们提供的服务买单,有校友的捐赠,有更多与企业家合作的机会。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更先进的理念,来促成产业、老师、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发生更剧烈的化学反应。

所以,欧亚未来依然是一个永远鲜活、永远充满可能性的教育现场。生生不已,是教育的生命力;复归其根,是教育的定力。我们所有的努力,不仅是为了收获这一刻的花开,更是为了迎接下一季的绽放,在教育的“春山里”,成就一片生生不息的森林。

(责任编辑:白睿祺 赵森)
关键词:胡建波,西安欧亚学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