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个萝卜一个坑,不敢离人,不然那么多车没法进出乱套了,感谢调解员上门帮我们解决问题,今后终于能安心工作,心里没事了!”原告某停车场保安老秦在拿到诉前调解司法确认书后,激动地说到。
在诉前调解几起劳务纠纷批案过程中,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法院大明宫法庭三名资深驻庭特邀调解员多次往返于8名原告所在地与被告公司之间,上门做好走访调解,以脚步为群众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
8名原告均是被告公司的员工,被安排在各个单位承担门卫、保安工作。得知调解员们主动上门送法律服务,其他几个工友也急忙赶来,于是在某园区停车场,调解员们与老秦等工友坐在树荫下拉起了家常。
“我一个月挣不下多少钱,这拖欠的几个月工资总共也就五六千,对于公司来讲不是个大数目,但这都是家里的糊口钱啊,麻烦给想想办法吧!”老秦无奈地说。
“我家孩子马上开学了,还指着工资给娃交学费呢,实在没法跟家里交代。”另一位工友刚开始有点腼腆,但一提起孩子的学费还没着落,他满脸急切。
经过调解员深入调查,面临同样境遇的远不止眼前的几位原告,被告公司其他200余名员工均存在劳务费被拖欠的情况。
涉及人数众多,又是民生问题,大明宫法庭深感责任重大。
为实现“调解几起案件、化解一批纠纷”的示范调解目标,大明宫法庭在制订了详细的调解方案后,指导三名调解员积极联系被告公司负责人,到被告公司继续深入开展调解工作。
“几百号人等米下锅,我能不急吗?上游公司拖了很久钱还没给,我也是干着急没办法啊。”公司负责人也是连连诉苦。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调解员下定决心,一定要挖到根源,替工人们把血汗钱要回来。
协助联系上游合作公司,讲清利害关系,督促履行合约;对接辖区管委会和劳动监察部门,协同引导农民工理性维权、督促被告公司和关联公司清偿劳务费;联系其他200余名被拖欠劳务费员工,统计欠款金额,耐心释法明理,做好农民工兄弟的疏导工作……调解员们兵分多路,有条不紊的展开了“诉源治理”。
得知法院在统计欠款金额,员工们纷纷报上自己的情况,无法到场的,也托其他工友代为提交欠付劳务费情况说明。“我们还没有去法院打官司,法院就主动为我们追回拖欠工资,太暖心了!”工友们连连称赞。
最终,在多方力量配合下,经过反复沟通、协商,上游公司表示可在明年一月份前支付被告公司拖欠款项,工人们也体谅了被告公司的经营难处,原被告达成和解协议,于明年一月底前一次性支付拖欠劳务费。
老秦似乎还是隐隐锁着眉头,调解员看出了他的担心:“老秦,你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帮你申请司法确认,这样就有具有法律强制力保护,万一公司一月份还是没有给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那收费不?”
“不要钱。”调解员摆摆手。
“能成么,那麻烦你们赶紧给咱帮忙申请确认一下!”
在调解员们帮助下,几位原告均向法院申请进行司法确认,在调解员的促成下,公司还承诺其余200余人的劳务费也参照该调解意见一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