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小标的大会战”执行行动进行之际,榆阳法院执行干警拓宽执行思路,调整执行策略,灵活运用“以物抵债”的方式,既有效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债权,也为困难被执行人缓解了偿付压力,体现出了执行智慧与司法担当。

该案源于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执行标的8万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迅速启动网络查控模式,第一时间扣划了被执行人名下存款14872元,之后全面核查被执行人杨某某的财产状况,发现被执行人再无可供执行的财产。
10月17日,申请执行人赫某某提供线索称,被执行人此刻正在家中。执行干警立即前往被执行人家中,实地了解到被执行人单身度日,仅靠务农为生,经济困难,不具备一次性履行能力。

执行干警在被执行人院落周围走访时,敏锐地发现被执行人圈养着一批羊只,家中堆积着秋收后的玉米,考虑到这些均符合处置条件,执行干警积极依托“以物抵债”灵活执行机制,组织双方当事人释法析理,耐心分析利弊,引导双方从实际出发,寻找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

“啥也别说了,羊和玉米都可以卖,你们联系买家,我全力配合。”经过执行干警的耐心沟通,被执行人决定配合法院出售玉米及羊只偿还欠款。
最终在执行干警历时5个小时的现场监督与协助下,顺利完成玉米和31只山羊的清点、交易工作,被执行人当场将玉米款和卖羊款共计6万余元支付给了申请执行人。至此,本案顺利执行完毕。(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