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青妙笔banner图
  • “学长杯”第四届陕西大学生辩论赛
  • 广告|西安联通
  • 西凤酒广告
  • 沣西新城
丝路
English
服务丝路 融入丝路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地市 > 榆林 > 正文

神南产业公司搬家中心攻克十米采高工作面回撤技术难关

神南产业公司搬家中心攻克十米采高工作面回撤技术难关
2025-05-23 12:26:28 来源:神南产业发展公司

近日,随着十米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成功应用,不仅刷新了行业纪录,更在配套的搬家倒面技术领域实现了革命性突破。作为承担此次回撤工程的作业单位,神南产业公司搬家中心以创新思维破解传统工艺桎梏,用四项关键技术革新书写了安全高效生产的新篇章。

破局传统工艺:小绞车牵引+圆木支护的智慧解法

“以前八个人拉钢丝绳的场面,简直像在拔河!”老工人王师傅回忆起传统回撤场景仍心有余悸。面对十米采高工作面重达百吨的液压支架,传统人工拉绳不仅效率低下,更存在钢丝绳绷断伤人的重大隐患。项目组创造性提出“小绞车联动大绞车”方案:通过小绞车牵引主绞车钢丝绳,同时小绞车配合滑轮实现6米长圆木快速支护顶板,形成“机械牵引+刚性支撑”的双保险。这一创新使单次作业人员从8人锐减至3人,工效提升60%,让“人海战术”退出井下作业舞台。这种创新不仅解决了人力不足的问题,还大大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为后续的回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神南产业公司搬家中心攻克十米采高工作面回撤技术难关

登高革命:叉车平台重构安全边界

在6米高空搭建木垛,曾是矿工们最不愿触碰的“高危动作”。项目团队从物流仓储获得灵感,将防爆叉车改装为可升降作业平台。改造后的平台配备液压调平系统和双护栏防护,作业高度精准覆盖4-8米区间。

经实测,木垛搭建时间缩短40%,高空坠落风险系数降低90%。“现在站在平台上就像踩在地面一样稳当”,支护工小李的话语中透着踏实。这项跨界创新不仅保障了安全,更催生出井下特种设备功能拓展的新思路。通过这种创新,矿工们在高空作业时能够更加安全从容,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神南产业公司搬家中心攻克十米采高工作面回撤技术难关

自移式掩护架:让笨重装备“走起来”

“每拉一次掩护架都需要半小时拉拽钢丝绳,甚至挂滑轮,既费时又费人力。”技术员小邓展示着新研发的自移装置。该装置集成液压迈步机构和智能定位系统,通过远程操作即可实现掩护架自主行走。相比传统绞车牵引方式,单台设备移设效率提升3倍,且完全规避了钢丝绳断裂风险。更令人振奋的是,该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适配不同型号掩护架,为行业提供了标准化解决方案。这种创新不仅提高了设备的移动效率,还减少了因设备移动而带来的安全隐患,为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神南产业公司搬家中心攻克十米采高工作面回撤技术难关

井下智慧空间:井下会议室的创新布局

在辅助回撤通道的硐室内,一个全新的井下会议室成为矿工们的“井下之家”。这里不仅是开井下班前会的地方,更是员工休息、交流和用餐的温馨场所。会议室布局合理,配备了现代化的会议平台,方便矿领导、技术专家和班组长随时召开会议,实现“发现问题-现场研判-即时决策”的闭环管理。会议平台旁边设有整齐的工具柜,工器具码放整齐,方便员工快速找到所需工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饮水机为员工提供了随时补充水分的便利,让员工在井下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此外,会议室还被设计成员工的吃饭平台,员工们可以在这里安心用餐,享受片刻的宁静。这种创新不仅提升了员工的井下幸福指数,还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项创新成果累计减少人工投入120工时,降低安全风险,压缩工程周期。但比数据收获更大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当小绞车替代人力拉绳、当叉车变身登高平台、当掩护架“自主行走”、当井下会议室成为员工的“井下之家”,搬家中心实现了三个关键跨越:从“人力拉拽”到“机械智能”的作业方式变革,从“经验驱动”到“标准引领”的管控模式升级,从“单项突破”到“系统集成”的技术能力跃迁。站在新起点上,这支搬家“铁军”正朝着高质量完成“超级工程”的目标发起冲锋。(赵忠利)

(责任编辑:辛晓霞 秦乐)
关键词:神南产业公司搬家中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