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行动,立下为老“愚公志”。社区党员干部身先示范带动广大居民踊跃参与志愿服务,通过结对帮扶日常为35位老年人开展经常服务,每周二、周五定期以“一帮一、多帮一”的模式,为辖区15位老弱病残或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并纳入低保范畴,遇重大节日为他们送去米、面、油、衣物等慰问品210余次。同时,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每年组织12次义诊活动,从“幸福来敲门”项目为70周岁以上办理高龄保健费298人次服务,到“从头开始”每月为老年人义诊1次头发服务,再从“关爱长者健康公益行”项目为65周岁以上健康老人累计发放体检报告册589份服务,还为65周岁以上229位八类老人上门居家服务。
文体互动,打造为老“梦工厂”。社区利用棋牌区、图书区、体检区、多媒体等项目,为老年人普及健康方面知识48余次,每日吸引活动居民50余人次,还邀请专业师资开展八段锦、武术课、剪纸等“健身课堂”125余次,用100平方米的活动场所和4200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开展象棋、跳棋、扑克、乒乓球等有益的文体活动68次,成立了演唱队、太极拳队、秧歌队、剪纸工作室及开办了老年大学分校,提高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各界联动,弹好为老“合奏曲”。社区以尊老、敬老、爱老、护老、助老的“五老服务”为宗旨,先后与德和养老机构、凉水井煤矿、恒源发电公司、神府革命纪念馆、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单位或企业达成共建意向,积极开展各类帮扶共建活动。同时,社区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60周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并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期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检查、送医送药等服务。目前,共提供签约服务1780余人次,社区联合妇幼保健医院、卫生院等单位开展“爱心义诊”公益活动达3562人次,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1389次,共同守护了老年人的健康。
同时,为了让老人幸运地拥有一个“家外之家”,营造一个空巢不空心的精神家园,社区办起了“老年食堂”,让65岁老人每天只需5元在辖区就能吃到物美价廉、营养丰富的“暖心餐”。“家里就我一个人,年纪大了,买菜做饭都不方便,有时候将就应付一顿,现在好了,我们吃饭不用愁了,下楼抬脚就到,老年人在一起吃饭,有伴热闹,饭菜可口、卫生又实惠。”正在吃饭的张大爷说。老人们三三两两围坐在社区的老年幸福食堂内,享受着便捷贴心的幸福“食光”。目前,“老年食堂”惠及121名老人。
此外,兴神社区营造了“孝亲敬老”新家园,开展“孝亲敬老”等老年家庭友好活动120余次,评选出了“好儿女”“好媳妇”“好公婆”“好家庭”“最美老人”等85个先进事迹,树立了赵茂林、任昱春等15个典型事迹,开展各类帮扶共建活动386次,积极倡导传播优良家风家训,提升尊老敬老爱老意识。社区有脱下“橄榄绿”,又换上“志愿红”的退伍老兵贺正彪组建的“兴神铁兵”,积极捐款捐物参与社区建设,不仅为老人带来了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慰藉,也增进了居民之间的感情,营造了尊老、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
铸造了“为老服务”新品牌。对行动不便老人的文化需求,社区开展“上门送书”活动276次;联合妇幼保健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单位开展“爱心义诊”公益活动达3562人次,为辖区老人提供免费体检1389次;联合爱心商户开展“义剪”志愿活动136次,老年朋友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为老人提供健身队、秧歌队、舞蹈队、书画培训、安全培训等334次,上门给500多位老人送防疫大礼包,各类帮扶累计价值达35万元,有效提升了为老服务的质量。在每年妇女节,社区书记定时入户与老奶奶和老妈妈“拉家常”,亲切与她们交谈,询问她们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倾听她们的心声,并送上暖心的生日蛋糕或其他慰问品,让她们在平凡的日子中感受到一丝暖意。
打造了“特色实践”新基地。兴神社区以打造“智慧化”社区为目标,将“互联网+”大数据融入到为老服务中,提高社区为老服务信息化水平,积极与居民在微信群和便民服务平台进行交流,“霞姐”矛盾纠纷调解队调解矛盾纠纷51起,教化思想偏激和激进人员3人,收纳意见192条,“智慧网”处理132件事,受益人数达2024人次。
近年来,针对辖区老年人口、养老需求多等各种情况,兴神社区围绕“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目标,社区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陕西省‘文明社区、和谐家园’四星社区党组织”“陕西省卫生先进单位”“陕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社区”“陕西省科普示范社区”“陕西省慈善示范社区”“陕西省老年友好型社区”“榆林市文明社区”“榆林市十佳党建工作示范点”“榆林市全民读书活动书香社区”“榆林市先进职工之家”“榆林市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榆林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社区”“榆林市基层老年体育先进单位”“榆林市最佳志愿者服务项目”“榆林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榆林市健康示范单位”等80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