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榆林市佳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以文化惠民为核心,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始终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抓手,不断优化基层文化设施和服务供给。佳县建成1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24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5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推行“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提供便捷文化服务;开展线上文物讲解,打破时空限制,让历史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举办“非遗过大年”“非遗剪纸展”“少儿美术作品展”等活动,满足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以文化传承为根本,推动非遗保护与活化
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佳县建立涵盖木雕、剪纸、道教音乐等技艺的非遗展览馆3个、非遗传习所8个,配套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每年预算10万元专项经费向非遗传承人发放补助;编制印刷《佳县剪纸》《佳县木雕》《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图典》等书籍,结合新媒体宣传及“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活动,让非遗在创新传承中彰显时代价值内涵。
以全域旅游为目标,构建多层次旅游产品体系
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广泛的景区景点和精品旅游线路。佳县建成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6个,以及多个省级和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出台《佳县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办法(试行)》,出版《佳县民间故事》等书籍,拍摄多部影视剧和纪录片,全方位提升佳县文化旅游知名度;成功举办枣花节、红枣采摘节、沿黄观光路国际自行车赛等活动,极大地吸引了游客的参与热情与体验兴趣,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以品牌打造为抓手,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通过创新模式和品牌打造,推动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赤牛坬村通过“文化引领、产业联动、全民参与、公司化运作”模式,转型为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全村150余名老农民参与演出,人均年增收6000多元。峪口国际艺术小镇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将废弃的造纸厂房和老旧窑洞改造成富有活力的现代艺术场所,流转村内25户土地50亩,累计为65名贫困群众提供了务工机会。此外,大美石窑省级旅游度假区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4个,带动160多户群众增收。
未来,佳县将继续以文化为魂、旅游为形、创新为笔,持续优化品牌引领带动、产业融合驱动、区域上下联动、均衡发展互动的发展思路,统筹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链建设,让佳县成为人们心驰神往的“诗与远方”。(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