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西安联通
  • 西凤酒广告
  • 沣西新城
  • 无界长安广告
  • “我眼中的幸福安康”抖音短视频大赛
陕西
English
陕西内容 国际表达
三秦大地 :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地市 > 榆林 > 正文

陕西佳县:传统村落焕新颜 乡村振兴谱新篇

陕西佳县:传统村落焕新颜 乡村振兴谱新篇
2025-04-09 16:56:38 来源:佳县县委办公室

陕西佳县:传统村落焕新颜 乡村振兴谱新篇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地处黄河中游秦晋峡谷西岸,现有13个中国传统村落、4个省级传统村落。近年来,佳县通过“规划引领、活化利用、模式创新、融合发展”四大路径,探索出一条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新路子。

规划先行,绘就保护蓝图

佳县坚持科学统筹,以“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为目标,编制了《佳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规划》,制定了《佳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实施方案》《佳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确保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有章可循。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多部门资金和政策,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盘活资源,唤醒沉睡资产

充分发挥传统建筑的文化传承价值,佳县率先在木头峪村开展盘活闲置资源试点,出台《佳县木头峪古村古民居保护性修复与开发奖补办法》,坚持政府引导、村民主导,对25户古民居进行修缮保护,政府奖补40万元,撬动农户资金800余万元,利用盘活修复的古民居建成非遗文化、秀才文化、中医文化等10余处主题展馆,实现了闲置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古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陕西佳县:传统村落焕新颜 乡村振兴谱新篇

文化铸魂,激发内生动力

依托现有戏楼和木头峪“戏窝子”的优势,组建“浮图艺社”,恢复演出《反徐州》等传统剧目,常态化开展秧歌、说书、唱戏等非遗文化进村活动。深度挖掘村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征集村民意见,建设“一村一特色”的村史馆。通过数字化手段建设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让文化遗产在数字世界中得以保存和展示。启动“佳县传统工匠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建立工匠培养长效机制,强化技艺传承,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创新发展,再现农耕文明

佳县推动赤牛坬村推动“三老”变“三宝”,建设陕西省首家民俗文化博览馆,设农耕、家具、度量等10个展馆、68间展室、15万件展品,改造百余孔破旧窑洞,建成具有陕北特色的窑洞建筑群,成为体验乡情、留住乡愁的民宿客房。打造大型原生态实景演出《高高山上一头牛》,让陕北农耕文明以实景演出的形式重现,全村150余名老农民参与演出,每人每场可获得25元报酬,人均年增收6000多元,入选首批“陕西省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陕西佳县:传统村落焕新颜 乡村振兴谱新篇

资源融合,推动协同发展

充分利用村落的特色资源,实现资源规模化、多样化融合发展。泥河沟村依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千年古枣园,联合专业团队打造特色民宿集群,形成“农旅结合、以农促旅”的产业格局;吕家坪村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利用神泉村、张庄村、吕家坪村等传统村落红色文化资源,构建多村串点多文化体验的七十公里黄河风情带,让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由“单兵作战”变为“抱团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未来,佳县将继续深化传统村落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探索更多具有陕北特色的保护与利用模式,让佳县的传统村落在新时代中焕发新生。(张凯

(责任编辑:辛晓霞 秦乐)
关键词:陕西佳县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