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神木市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质扩容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卫生健康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不断增强。
引进优质医疗资源 打造就医新模式
走进神木市医院内科住院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来自北京301医院呼吸科的钱小顺教授正聚精会神地坐在电脑前,与科室医生一起阅片,不时交流讨论患者的病情。随后,钱教授与医护人员一起查房,并对危重症患者进行重点诊断。
神木市医院副院长孙胜利介绍说:“我院成立了钱小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专家工作室,设立焦富勇‘榆林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外聘上级医院专家22人,涵盖内、外、妇、儿、中医等学科,专家来院开展教学查房、门诊、手术指导成为常态,全年累计来院370余次,使病人不出县域,即可享受三级医院名医诊疗,切实打造‘患者不动专家动’就医新模式。”
2024年,在神木市卫健局的推动下,神木市医共体总院、市医院、中医院、妇保院、大柳塔人民医院、大保当卫生院,分别与北京协和医院、空军军医大学、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北生殖医学专科联盟等11家全国知名的上级医疗机构形成医联体协作关系,并引进全国知名的2个专家工作站和2个传承工作室。通过医联体建设,共享上级医院的优质资源,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开展远程会诊 构建医学影像共同体
在神木市医院影像科,科室主任张继荣与同事一起查看着镇街卫生院发过来的CT,一番商讨之后,为片子出具了报告。张继荣告诉记者,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各个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的DR和CT出报告。
神木市医院影像科主任张继荣说:“各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他们检查的DR和CT图像统一上传到我们的PACS软件上,我们这里看到后及时给出报告,如有疑难病例,我们集体会诊后出报告,镇街和社区打印报告和胶片后发给患者。镇街和社区的老百姓不用跑腿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影像诊断服务,既节省了检查费、挂号费等费用,又能享受到高端的医疗服务,真正实现了医共体医疗资源共享的职能。”
据统计,2024年神木市远程影像会诊中心成立以来,累计开展会诊4.31万次,大大提高了基层诊断准确率。同时,神木市远程心电会诊中心累计开展心电远程会诊13.39万次,为急性心肌梗塞等危急重症患者争取了黄金抢救时间。
落实惠民政策 优化医疗服务
为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体验,神木市医院积极落实卫健局相关惠民政策,以“小切口”的关键细节改革,解决群众就医“大民生”问题。
“我们上线‘互联网+护理服务’,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成立慢病管理中心,新建临时停车场,增加600多个停车位,解决了患者就医时的停车难问题,同时,常态化开展两癌筛查、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活动,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增进了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神木市医院副院长黄花梅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