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西安联通
  • 西凤酒广告
  • 沣西新城
  • 无界长安广告
  • “我眼中的幸福安康”抖音短视频大赛
陕西
English
陕西内容 国际表达
三秦大地 :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地市 > 榆林 > 正文

一粒黄金米 “链”动振兴“大文章”——陕西米脂小米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纪实

一粒黄金米 “链”动振兴“大文章”——陕西米脂小米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4-10-25 15:51:19 来源:农业科技报

一粒米,上过天、入过地,解得了农民的“致富密码”,撑得起亿元产业链。这一粒米,不一般……它就是扎根于黄土高坡,传承着千年文明,养育着一方儿女的陕西米脂小米。

米脂古称“银州”,因康熙县志记载“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农作物命名的县。这里出产的小米久负盛名,曾入选全国“一县一味”老物种,是国家首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在米脂,小米已成为了当地的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品牌引领、良种繁育、科技研发、基地建设、园区加工、电商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2023年米脂县谷子种植面积为15万亩、产量3.6万吨,实现产值7.5亿元。

“粮田”变“良田”丰产底气足

“现在这新技术就是好!使用后,谷子地不缺水了,产量也提高了,当年就能见效。大大提高了村民们种植谷子的积极性。”望着在谷子地里劳作的村民,米脂县银州街道办高西沟村村委会主任高治前的开心溢于言表。

2022年,高西沟村1800亩的谷子地实施了旱作节水农业项目,通过光伏发电,将沟道坝内的蓄水提至软体水窖,对低位地块进行滴灌和深层滴渗灌补水,同步开展地膜覆盖、抗旱保水剂节水、增施有机肥、全程机械化等旱作集成技术。

旱作节水改变了当地农民“靠天吃饭”的劳作方式,解决谷子生长关键期缺水问题。“项目实施当年,项目区谷子亩产达800斤,同比增产40%,每亩节本增收1000元。”谈及谷子“生长环境”的改变带来的“惊喜”,高治前感慨不已。

粮田变“良田”,筑牢“耕”基绘“丰”景。近年来,米脂县结合高标准农田和高效旱作节水项目,促进谷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已建成5个万亩谷子基地集中连片示范区、12个千亩以上谷子示范田。

此外,米脂县还与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建立了集产学研销为一体的米脂小米研发中心。今年,还将加快组建陕西省米脂小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旨在提升米脂小米科技含量和产品价值,不断为小米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上天”又“入地”核“芯”手中抓

米脂小米上过天,可为何要把一粒种子送上天再“入地”呢?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作为农业“芯片”,一粒良种既是农户的收成指望,也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筹码。

过去,米脂县谷子种植面积较少,品种杂多,农户经营分散,品质参差不一。近年来,米脂县以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创新为抓手,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全力开展种源“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

2018年,米脂县与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启动了米脂小米航天育种项目。2020年5月,经优选出的“米谷1号”“米谷2号”搭乘长征五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历经3天的太空遨游成功返航。

历经5年育种,终在2023年完成谷子航天育种第五代地面选育和南繁加代试验工作,力争在年内实现“米谷1号”“米谷2号”国家品种登记,同步推进“米谷3号”“米谷4号”系列品种选育。

据了解,航天育种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经历过太空遨游的农作物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后,不仅植株明显增高增粗,果型增大,产量比原来普遍增长而且品质也大为提高。

米脂县小米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李涛表示,下一步将建设种质资源库,全面展示“米谷1号”“米谷2号”等系列谷种以及地方特色小米杂粮种质资源。此外,还将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引进杨凌秦丰种业公司,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和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关键词:米脂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