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吴堡县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围绕“四个一”工程,谋划文化产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一座园子看变迁。寺沟村是柳青的故里,吴堡县委、县政府深入挖掘柳青精神,建成柳青文化园,打造“陕西文学第一村”。柳青文化园项目于2019年7月开工建设,2020年7月建成开园,吸引全国各地20多万游客参观学习,学习柳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讴歌人民的精神,接受文学熏陶。柳青文化园建筑面积4550平方米,投资2000万元;盘活利用寺沟村闲置废旧窑洞176孔,租金及征地款合计162万元,项目实施过程中,带动群众务工150多人,务工收入310多万元,目前,提供就业岗位17个。
一把挂面兴产业。手工空心挂面是吴堡县首位产业,吴堡县把做大做强挂面产业作为产业振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既挖掘挂面制作技艺的文化内涵,又创新研发挂面料包,延长产业链条,投资1.4亿元打造集生产、销售、展示、体验为一体的手工空心挂面非遗文化产业园。打造“们吴堡”区域公共品牌,推出“一把挂面大礼包”系列文创产品,讲好挂面故事,拍摄电影《一把挂面》,纪录片《寻味一把挂面》等,进一步提升挂面知名度。目前,全县手工空心挂面户100余户500多人,生产企业13家,2022年挂面总产量突破6000吨,总产值达8500多万元,“空心”挂面成为群众致富的“实心”产业,更是吴堡的一张响亮的名片。
一个课堂促发展。张维迎教授是辛庄村走出去的著名经济学家,长期研究中国经济与企业家精神。辛庄课堂是张教授用桑梓情怀为建设家乡奉献力量,为青年企业家提供独特的高质量培训和交流平台,以“企业家文化精神”为主,人文历史为辅,将窑洞文化和企业家精神融合,目的是塑造有人文情怀的企业家。课堂不仅成为我县对外交流、教育培训的窗口,而且是人才引进、招商引资的平台,辛庄村以课堂建设为契机,立足本村土地资源优势,以花椒、特色水果种植及小杂粮种植为主导产业,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2022年村集体收入22.5万元,累计搭载村民务工97户171人,带动就业70人,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
一首歌曲育新风。以陕北民歌传承人丁文军演唱的《吴堡移风易俗歌》为切入点,吴堡县把乡风文明作为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内容,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推动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形成和谐文明新风尚。精心创作《零彩礼》小品、《永远跟定共产党》《娘的味道》《共产党带领咱们永向前》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其中,《吴堡移风易俗歌》在全网浏览量突破1200万。吴堡县扎实开展移风易俗重点领域专项治理行动,杜绝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倡导勤俭节约、厚养薄葬。5月20日,为26对新人举办集体颁证仪式,新人签订婚事新办简办承诺书。倡导丧事减办,摒弃陈规漏习,丧事送花圈改送鲜花,就餐方式由桌餐改为自助餐,为群众减轻负担2万多元。
下一步,吴堡县将继续发挥好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作用,推动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传承保护非遗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和水平,让文化振兴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深层动力和“铸魂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