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经济添活力
近年来,为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子洲县按照“项目到户、扶持到人,一村多样、一户一项目”的原则,各级帮扶力量积极鼓励引导农户特别是脱贫户和监测户发展庭院经济,不断拓展庭院经济增值增效空间。
走进子洲县驼耳巷乡白岔村康家湾自然村,贺光荣、贺光林等村民的庭院周围修葺得整整齐齐,门前空地或修成菜园、或栽植果树、或养殖湖羊,坡坡洼洼种满了黄芩。
“为了给村民增加一些收入渠道,我们通过镇上出资支持村民把自家庭院空地都利用起来发展庭院经济,目前全乡已经打造了几个示范村,今年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让村民获得更多实惠。”驼耳巷乡党委书记拓明明说。
苹果丰收
子洲县通过积极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庭院生活区与种植区,利用房前屋后、前庭后院、空闲场地,重点发展蔬菜瓜果等特色作物,打造一批微菜园、微果园。同时,动员群众利用闲置房屋和空闲场地,选择适合庭院养殖的特色优良品种,支持养殖湖羊、肉牛等家畜,积极推广养殖新技术、新模式,优化养殖结构,提高养殖效益。
发展庭院特色小手工和小作坊是群众创收的重要渠道。该县立足乡村特色资源,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点、民族特色、乡土特征的特色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农户、脱贫户、监测户利用庭院建立特色食品加工作坊,进行农产品、食品加工制作;挖掘发展加工刺绣、缝纫、剪纸、面花、柳编等手工艺品,培育乡村工匠,创响子洲乡村特色品牌,让产区变加工区、民房变加工场、农产变致富品。
消费振兴 通讯员 艾朵朵 摄
此外,子洲县还鼓励带动有条件的群众,利用自有庭院开设小超市、小卖部、小菜店(摊)、农家乐、物流配送等生产生活服务,发展庭院特色小买卖,为村民提供便利,增加农户经营收入。今年以来,子洲县帮助群众谋划庭院经济项目2216个,发展到户产业9215户。
稳岗就业保增收
4月26日,子洲县举办了一场苏陕劳务协作暨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专场招聘会,21家企业提供酒店管理、财务管理、餐饮服务、食品加工等各类就业岗位300多个。
这是子洲县促进群众稳岗就业保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各级帮扶力量坚持把群众稳岗就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积极落实各项过渡期就业帮扶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拓宽就业增收渠道。
该县持续性定期开展劳务用工“春风行动”、东西部劳务协作招聘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专场招聘,灵活运用“秦云就业”小程序等平台,组织开展企业用工招聘、网上招聘、送岗位信息下乡入村等活动,多渠道促进群众稳岗就业保增收,仅2022年对接68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400余个。
同时,加大对农民工等返乡人员创业帮扶和引导力度,激发群众创新创业活力。通过组织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和特色技能培训等办法,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23000余人;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发放补助350余万元,向4578名外出转移就业的脱贫劳动力落实一次性交通补贴150万元;开展创业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累计培训人员443名,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5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10万元。
送医下乡 通讯员 艾朵朵 摄
此外,子洲县还对外出务工、公益性岗位、帮扶车间吸纳劳动力制定了“三本台账”,通过对帮扶村所有劳动年龄段内劳动力、省内省外外出务工未返乡人员、返乡回流人员进行全面摸排,每月动态掌握脱贫户和“三类户”劳动力就业创业信息。积极对接组织各级帮扶干部、镇村干部、网格员等力量下沉村户,摸清有意愿输转人员,特别是“三类户”的务工需求,分类制定帮扶措施,并加大与各地企业联系对接,确定重点用工企业和岗位清单,及时对接匹配用工,促进群众积极就业。(李志东 杜娜 任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