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通暑期广告
  • 服务丝路,融入丝路
  • 丹青妙笔banner图
  • 沣西新城
  • 西凤酒广告
丝路
English
服务丝路 融入丝路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地市 > 杨凌 > 正文

科技引领 打造乡村振兴“杨凌模式”

科技引领 打造乡村振兴“杨凌模式”
2022-07-11 10:35:25 来源:杨凌发布

崔家寨村发挥村集体力量,联合企业和村民,以种植大棚瓜果蔬菜为主体,整体推进紫雏菊、猕猴桃、杂果苗木等产业的齐头并进发展,形成了村民致富有门路、家家有收入、村企共同发展的局面。在2021年,崔家寨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近千万,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

科技引领 打造乡村振兴“杨凌模式”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找准产业,尤为重要。

像崔家寨村一样,杨凌示范区55个村庄都有自己的主打“产业”。陵湾村的蝴蝶兰、新集村的葡萄、柴家咀村的猕猴桃、上川口的锣鼓、高家村的樱桃......依托区位优势和科教资源,因地制宜,对不同村庄采取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

经过25年的发展,杨凌在设施果蔬、经济林果、苗木花卉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五泉镇和揉谷镇的各个村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在2021年,杨凌示范区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2349元和16117元,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位居全省前列,产业振兴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廉政教育馆、马术基地、党史展厅、乡村振兴实践馆、农耕文化馆......近年来,王上村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围绕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目标,把人居环境整治与乡风文明创建相结合,实现了从人居环境到精神文明的全面提升。

科技引领 打造乡村振兴“杨凌模式”

美丽乡村建设,既要颜值更要气质。王上村依托隋文化和农文化,大力发展研学旅行、劳动教育、拓展培训和乡村旅游,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关中地区知名文化体验和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力打造出了乡村旅游的“三秦样板”。

如今的王上村,四季有绿、三季有花,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与王上村一样,发展农村旅游的马家底村,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打造湋水相邻康乐谷项目,定位“田园观光、亲子研学、乡村度假、康体休闲、民宿体验”五大主题,集休闲、文化、康养、餐饮、娱乐为一体,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新路子。

科技引领 打造乡村振兴“杨凌模式”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马家底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集体经济发展也有了抓手。一年下来,村集体经济收入能达百万元,一户村民的年收入能达2万元。”马家底村党支部书记马乃生说,多元化的旅游服务,在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让马家底村民致富“看得见、摸得着”,也助力了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据悉,在杨凌示范区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来,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农村清洁能源全面普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90%,建设雨污水管网4万米以上,9个示范村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真正实现了“人居环境美、文化生活美、乡风民风美”的建设目标。

回望过去,杨凌示范区凝心聚力,绘制出了一幅乡村振兴美好蓝图,在乡村振兴的“赶考”路上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站在新起点上,杨凌示范区将重整行装、乘势而上继续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着力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改善。

(责任编辑: 辛晓霞)
关键词:杨凌市乡村振兴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