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近景
80年前,模范的三五九旅用镢头“向荒山野岭要粮”,一举实现丰衣足食;
80年后,新时代南泥湾人用科技“给荒山野岭植绿”,持续生态文明建设;
在同一空间、不同时间里,开荒与植绿看似矛盾却辩证统一。
当年的开荒,是为了破解陕甘宁边区面临的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挑衅和经济封锁;
今天的植绿,是为了在青山永驻、绿水长存中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岁月如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始终在赓续。
☆
南泥湾何以与往年不一般?
——关键是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
如啊今的南泥湾
与呀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旧模样
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
鲜花开满山
…………
——《南泥湾》歌声依然激越
△今日南泥湾一角
这里不仅鲜花开满山
还有现代农业“样板间”
一场突然而至的春雪,让有陕北好江南之称的南泥湾披上了盛装。延安金伯利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猛却没有心思欣赏这美丽的雪景,尽管他来自南方,对雪充满好奇和神秘。
“2020年9月,我们流转的3000亩土地全部到位,当年的流转费也付了,但看到地上老乡种的庄稼还没成熟,施工人员就下不了手,等庄稼收割后,时间已经过了两个月。”张猛说,按流转合同,老乡已自愿放弃这茬庄稼,但毁掉青苗就违背了金伯利入驻南泥湾的初衷。
一个民营企业,投资的初衷不就是为了获取利益吗?除此而外,还有别的?
张猛说,金伯利从海南省到内蒙古布局了不少现代农业种植养殖基地,除了保证公司一年四季都有特色农产品产出,更多的是做现代农业的模式输出,给当地农民做思想导引。
说得直白点,就是自己先做个现代农业的“样板间”,让农民见样学样,实现公司与农户共同受益。
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看中金伯利的,正是这种与当地农民“美美与共”的发展模式;而金伯利看中南泥湾的则是中国农垦、军垦发祥地这个“超级IP”。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你说中国还有哪个镇能像南泥湾这样耳熟能详、家喻户晓,而且和农业有如此紧密联系。”延安金伯利的上级公司、时创科技(青岛)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熊卫华说。
2020年2月18日,疫情尚未解除,接到招商邀请的熊卫华自驾车18个小时来到南泥湾,决定在这里投资。
生物育种、数字农业、生态农场、合伙人计划……金伯利能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而又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发展方式,与新时期南泥湾开发理念完全吻合。
△ 游人在南泥湾景区的湿地公园游玩赏景 祁小军 摄
“开发建设南泥湾是延安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延安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战略部署。”延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南泥湾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杜金根说。
正是在这种“与往年不一般”的开发建设理念导引之下,入驻南泥湾的企业充满了科技感。
接受采访时,负责招商工作的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斌让同事抱来了十多米长的乡村振兴“全息大图”,这是按照输入的关键词,大数据分析研判后即时生成的网络图。
如你想要投资一个养殖场,“全息大图”会显示你周边最近的场地在哪里?潜在的合作伙伴或投资人是谁?有哪些政策支持?还有什么障碍?
生成“全息大图”的企业,是2020年底入驻南泥湾创业园的江苏南京樯图数据研究院。
“我们在南京招商时,邀请樯图来南泥湾发展,对方听了有些吃惊,在他们的印象中南泥湾是垦区,与科技创新边都不沾。”张斌说。
在南泥湾招商团队的多次热情邀约之下,江苏南京樯图数据研究院院长辛柯俊有点不好意思了,他让同事围绕南泥湾的信息生成了一幅图,结果出人意料:可以在南泥湾建设乡村振兴数字化智能分析平台。
辛柯俊说:“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想在南泥湾建立一个平台,进行数据‘大生产’,向全国提供乡村振兴‘全息大图’及延伸服务。”
辛柯俊的这一想法,和南泥湾开发区的未来发展趋向完全相同,南泥湾“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四大战略工程”中,科技创新位居第一,数字经济正成为这里重要经济增长点。
“中兵南泥湾军民融合产业园的建设,将在南泥湾形成‘北斗+产业’这一数字经济新模式,它将是引领创新发展的一个范例,对南泥湾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南泥湾管委会副主任赵建军说,1月13日,中兵南泥湾军民融合产业园概念性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
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南泥湾开发区引进许多硬科技,带动应急装备、果业气象监测平台、无人机展示中心等数字产业发展。开发区规划建设占地300亩的绿色科技双创平台,将谋划实施一批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项目,建设一批平台经济、共享经济、飞地经济等创新科技项目。
2020年11月,南泥湾镇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科技示范镇。
这里不仅有绿水青山
还有“南泥湾速度”
“南泥湾就是个‘大美女’,稍加打扮就会楚楚动人。”这是十多年前,在大生产广场当义务宣传员的农场退休干部邢丹东安慰来参观者失望情绪时常说的一句话。
在南泥湾开发建设前,许多延安市领导直言:最害怕陪客人去南泥湾参观,因为“实在拿不出手”。
在外人心目中,南泥湾永远是“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抗战时期南泥湾的生产场景
今年70岁的邢丹东,在南泥湾农场干了32年,当过科技员、经营科长、五队书记兼队长。
“1983年,五队第一次尝试旱地育秧,我女儿才3岁,晚上我把她抱在怀里,父女俩住在催芽室,一边生火炉一边测温度。”邢丹东说,最担心的是一场大风降温把秧苗冻死。
即便是如此精心种植的稻子,常常到了七八月份,一场山洪,拐沟里的泥水涌向稻田,一年的收成也就打了水漂。
农场人意识到,不恢复山上的植被,日子就过不下去。南泥湾农场出台奖励政策,种活一棵树奖3毛钱。
邢丹东成立造林班,仅1983年一年就栽了7万株槐树,“我们五队那一年光栽树就得到2.1万元奖金。”邢丹东记得,这笔收入比自己老家子洲县那年财政收入还多。
在农场的土地栽上树,一旦成林,就连土地一起归属林场管理。就这都没有动摇南泥湾农场人栽树的决心,大家有个美好的愿望:“下川苹果上川梨,七沟八叉牛羊鱼,山地变银行,川道是良田。”
这些愿望持续了几十年,直到2011年退休时,邢丹东依然拿着核定工资的三分之一数额,靠着爱人的小卖部收入支撑家庭。
“南泥湾真正变得‘楚楚动人’,就是近两三年内的事。”邢丹东说,自己2020年在延安市区内住了几个月,回到南泥湾居然迷了路。
按照“规划引领、基础先行、民生为本、生态为要、产业兴镇”的理念,三年多时间里,南泥湾开发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76亿元。
与基础设施同步改进的还有生产方式的转变,南泥湾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
2019年,南泥湾开发区与北大荒农垦集团达成合作,将北大荒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输送到了南泥湾。
之后,在发展现代农业之路上,南泥湾按下“快进键”:与北大荒、青岛袁米、陕西未来等企业联合打造高品质稻米产业;与延安农投集团合作,建设现代农业物流园区和临镇冷链仓储加工厂等基础设施项目;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组建南泥湾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发起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看了许多因为开发而破坏生态的新闻,在听说南泥湾要开发建设时,邢丹东和老伙计们特别担心自己造的林会被毁掉。让他们高兴的是,南泥湾的开发建设中,把每一寸土地都高效利用起来,从来不打林草的“歪主意”。
有两组数据印证着这里的生态现状:南泥湾的林草覆盖率超过87%;南泥湾建成陕北地区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率达到38.94%。
“开发区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恢复稻田1500亩、植被509亩,修复湿地330亩,建设荷塘125亩,水源涵养能力全面提升,水生动植物繁育栖息、蓬勃生长。”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鉴君说。
△南泥湾的金色稻田
近年来,南泥湾不仅建成了千亩景观示范农田,还引进中天羊业、中欧粮业、金伯利农庄等128家企业注册落地,签订合同额120.3亿元,建成了田园综合体、经济作物示范园区。
春花、秋叶、稻田、鱼塘形成四季不断的美丽风景,南泥湾人均新增收入中的15%也来自生态产业。
这里不仅有“南泥湾精神”
还有“干事创业好班子”
2020年腊月初,来工地督导工作的杜金根对张猛说:“这个年你就别回家过了,除夕我在工地请大伙吃饭。”
张猛和工人们真的留下了,在零下近20度的寒冬里,一刻也没有停歇地赶着工期。
除夕,杜金根如约而至,他在管委会的职工灶上,请留在南泥湾过年的施工人员吃年糕、喝米酒。
让张猛感到意外的是,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赵刚也来参加了这顿特别的年夜饭,这是赵刚书记来延安任职的第十天。
“那天,我和不少工人被热腾腾的米酒喝醉了。醉意更多来自对这里营商环境的兴奋。”张猛说。
南泥湾有什么?
这是开发建设之初,不少客商问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管委会工作人员无数次的自我发问。
离延安市区40公里,没有区位优势;
满打满算15万亩耕地,土地资源匮乏;
农垦、军垦、地方政府,土地归属五花八门;
…………
2019年9月,杜金根在兼任南泥湾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的第一次会上,得到的信息是,开发区只入驻了6家企业,4家经营困难,2家亏损,所有指标在延安市三个开发区中垫底。
“没有火热的激情,是烧不开这锅水的。”就在这次会议上,杜金根为2020年度定出“双百计划”:入驻100家企业,招商引资100亿元。
这是一种自绝退路的干法。当时,开发区的每一名工作人员内心都在质疑这样的任务目标能完成吗?每一个人又为可能的完成拼着命。
辛柯俊是被一通通热情的电话和一份份详实的推荐资料“感召”来的;
张猛在电话里提出,想要南泥湾近十年内每一天的气象预报,第二天便惊喜地收到了电子邮件;
中国中铁拟投资20亿元将三五九旅旅部建设成军旅研学基地,但苦于后期运营经验不足。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马上对接浙江军旅文化产业园,双方一拍即合;
金伯利公司2000亩青储甜高粱需要下游企业支撑,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配套引进10万只养殖规模的中天羊业,使得一家不愁产品卖不出,一家不愁饲料没地方买。
2020年10月,“双百计划”提前完成,南泥湾开发区各项指标跃居全市三个开发区第一。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是杜金根在2020年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年终总结会上讲出的一句话。
这样的拼搏图个啥?
“如今的南泥湾真是大变样,环境好了,马路宽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南泥湾农场退休职工曹斌家里有8口人,过去住在农场安排的老楼里,只有50多平方米,年代久了不安全。现在他家搬进了安置房,年轻人也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2020年,南泥湾开发区建成群众安置房46栋789套,改造农家院落345户、改厕267户,环卫、绿化一体化全覆盖,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南泥湾开发区成立以前,大家基本是种点玉米,没啥收入,要不就是到外头打工。现在真没想到,自家不住的窑洞也能挣钱。”南泥湾镇高坊村村民魏永治说。他家的房子毗邻南泥湾开发区红色文化小镇旅游核心区,租赁出去办农家乐,每间每月能收入600元。
2020年,南泥湾镇实施乡村振兴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水、电、气、网管线入户,铺设排污管道,硬化路面,改造水渠,安装路灯……村民们感受着居住环境实实在在的变化。
他们图的就是,让在这片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南泥湾精神的土地上生活的每位农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不掉队、走在前。
2021年2月19日,南泥湾开发区党工委被陕西省委表彰为“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
(《当代陕西》本刊记者梁生树左京刘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