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需必应”到“未呼先应”的转变,源于暖阳邻里站编织起的精细守护网。
太乙路街道为60岁以上独居、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建立了“一人一档”的“好暖关爱档案”,构建起“社区+楼院长+志愿者”三级联动网络,常态化走访,闭环解决问题。三伏酷暑,暖阳邻里站牵线爱心资源,组织志愿者提着绿豆、酸梅汤和生活用品,敲开一户户特殊老人的家门,为他们送去清凉,也捎去一份惦记。
在太乙路街道,温暖并非单向传递。暖流公益站凝聚起三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暖光队”穿行楼宇,帮老人解决生活难题;“暖伴队”发挥银龄余热,老人之间互相陪伴、传授经验、丰富生活;“暖戎队”的退役老兵活跃在应急救援、红色教育、社区服务一线。
铁路局社区的“银发调解队”就是“暖伴队”中的佼佼者。这支由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的队伍,凭借有热情、有威望、善调解的能力,已成功化解家长里短、邻里纠纷300余起,帮居民解决73件急难愁盼事。
像这样发光发热的银发队伍还有很多。他们积极融入社区治理,组织举办“义诊暖心田”“法治暖夕阳”“情系桑榆送清凉”等公益活动。
“接下来,我们还将打造‘暖伴时光计划’项目,通过追忆时光、共享时光、欢庆时光三大主题,开展‘融救联助’‘叩门送福’‘法治暖夕阳’系列活动,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太乙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刘易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