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安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形成知识产权领域‘国字号’双示范建设格局,‘全球创新指数’持续攀升至第18位、居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食品安全连续10年、药品安全连续8年、质量工作连续5年获评全省A级等次。”4月15日,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冯超在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六个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会上,冯超还提到,过去一年,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43.08万户,大力推进“个转企”工作。动态修订市场监管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三项清单”,全年轻罚免罚1855件。2024年,西安市共主导或参与制定“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家标准13项、省级地方标准1项、市级地方标准13项,新增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5个、国家标准验证点2个,新组建市级标委会8个,发布西安市地方标准58项。
同时,举办“秦创原·西安知识产权运营转化对接”活动16场次,发布专利成果6000余件、技术需求700余项。固化推行“消费投诉快速反应”“重点景区驻点监管”“图片+价格+计量”明码标价、节前“宣传普法+提醒告知”等机制,在商业综合体等消费密集场所设置536个“消费维权服务站”,全年办理投诉举报31.3万件。
此外,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领域重点专项整治,大力推进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强力推进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全年抽检食品、药械化、产商品等各类消费品7.19万批次,合格率均在96%以上,持续开展大型农批市场“凌晨快检、清晨公示”,完成快检12.6万批次,合格率99.5%。
冯超表示,2025年,西安市市场监管局一是在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方面实施攻坚突破。将巩固和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成效,持续加大“个转企”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常态化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务”活动,清理规范涉企收费,规范应用首违不罚、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三项清单”,让企业轻装上阵。
二是在质量基础设施强链稳链方面实施攻坚突破。将加快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线上联通、线下协同,持续开展“业务帮企、技术助企”等活动,优化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体系,推进企业标准“领跑者”和对标达标行动,加大质量品牌培育力度。
三是在知识产权强链增效方面实施攻坚突破。将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运营转化系列对接活动,完善行政刑事、司法行政、知识产权仲裁协作机制,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四是在优化提升消费环境方面实施攻坚突破。将推动健全消费维权共治体系,拓展消费密集区域“消费维权服务站”覆盖面,培育一批放心商店、放心市场等,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提升消费维权效能。
五是在规范执法优化监管方面实施攻坚突破。将全领域推进执法标准实践应用,优化服务型执法措施,完善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体系,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专业领域监管深度融合。同时,统筹推进“智慧市监(二期)”项目建设,完善“网格化+智慧化”监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