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产业稳就业群众持续增收有保障
“自从我家脱贫后,政府的帮扶一直没断线。为了扶持我发展茶产业,县上每年都给我家发放产业奖补资金5000元;去年,村上还帮我办理了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2月7日,白河县茅坪镇彭家社区脱贫群众叶裕新激动地说。
叶裕新介绍,近年来,在各级干部的帮扶下,他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了10余亩茶园,还在村上建起了茶叶加工厂和酿酒作坊。
“春季制茶,冬季酿酒。去年,我销售茶叶20多万元,酿酒挣了10多万元。今年我要扩建茶叶加工厂,争取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叶裕新信心满满地说。
去年以来,为了持续增加脱贫群众收入,我省先后出台《关于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大力发展苹果、畜牧业、设施农业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和茶叶、中药材、红枣等区域型主导产业。全省苹果产量达1230万吨,奶山羊存栏265万只,蔬菜产量1850万吨以上,茶叶面积298万亩。
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去年,陕西省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1家,其中5家在脱贫地区。全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年带动19.8万户脱贫户,实现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全省去年共投放小额信贷资金39.81亿元,带动8.74万户脱贫户发展产业。
壮大村集体经济。我省去年1.86万个村集体完成产权制度改革,82个县(区)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实现整县“清零”。
扎实做好稳岗就业。陕西省聚焦“稳输出、拓渠道、提能力、优服务”4个关键,全省去年脱贫群众务工人数达到216.43万人,规模创历史新高。
强“后扶”促融入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如今的刘飞,干啥都劲头十足。自从被聘为社区“楼长”后,社区群众无论遇到大小事,只要找到他,刘飞都热心上门服务。
刘飞的家原先在汉阴县涧池镇新华村7组,住的是土房。全家5口人,3个孩子都在上学,妻子在家务农,刘飞常年在外打零工。2018年10月,刘飞家享受易地搬迁政策,搬到了紫云南郡社区。
“政府过去帮咱脱了贫,如今我也要回馈社会。我是2019年被聘为社区‘楼长’的,主要为社区2个单元楼的24户119人提供便民服务,职责是调解民事纠纷、进行社情民意收集和政策法律法规宣传等。”1月29日,刘飞自豪地介绍。
据了解,像刘飞这样的“楼长”,紫云南郡社区还有15人,都是从搬迁群众中推选出来的。通过开展自治管理服务,该社区目前基本实现了有机构管事、有人干事、照章管理。
去年以来,为了扎实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陕西省不断强化政策保障支持,在做好搬迁群众产业就业帮扶工作的同时,加大易地搬迁安置点社区治理,向规模较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大力推广“居住簿”制度,强化“一站式”服务,促进搬迁群众社会融入。全省2116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实现了社区服务场所全覆盖,易地搬迁安置点规划配建的153所学校全部建成。
加强脱贫地区乡村建设。陕西省去年实施了以农村垃圾、厕所等为重点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省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73.3%,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自然村达84.95%。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陕西省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全省去年共建成10784个村(社区)乡风文明实践站,92%以上的农村、社区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去年,全省共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12.72亿元,较上年增长7.5%。56个脱贫县完成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59.49亿元。为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来源:陕西日报
记者: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