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界长安广告
  • “我眼中的幸福安康”抖音短视频大赛
  •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 聚焦基层统战工作创新实践
  • 沣西新城
陕西
English
陕西内容 国际表达
三秦大地 :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地市 > 渭南 > 正文

渭南:沃野田畴织锦绣 乡村振兴奏强音

渭南:沃野田畴织锦绣 乡村振兴奏强音
2022-08-08 15:37:28 来源:渭南日报

原标题:沃野田畴织锦绣乡村振兴奏强音——党的十八大以来渭南农业农村工作综述

201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02元。

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7.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65元。

201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4.4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35元。

201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7.5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05元。

2016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8.6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15元。

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0.5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60元。

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6.6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55元。

201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7.6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75元。

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9.8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41元。这一年,全市6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50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全面达标。

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5.8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84元。

十年,是时间的标尺,也是发展的刻度。十年的时间轴上,清晰地标注着渭南农业发展的进程,也鲜明地记录着乡村振兴的铿锵脚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三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举全市之力书写脱贫答卷,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跨越。在渭南奋进的十年征程中,民生福祉日益丰厚,乡村面貌愈加靓丽,致富之路越走越宽,美丽如画的乡村已破茧化蝶,广袤田野正升腾起新的希望。

发展特色产业 促增收助脱贫

时下,正是黄花菜成熟采摘的季节,大荔县苏村镇的万亩黄花菜迎来了大丰收。这几日,溢渡村村民苏记虎和家人正忙着采摘成熟的黄花菜。虽然天气炎热,苏记虎心里却乐开了花,“今年收成好,价格美,现在已经卖了2000多公斤湿菜,平均7元左右,预计收完能卖2万多元。”

近年来,苏村镇将黄花菜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目前,全镇现有栽植面积约1.1万亩,亩产鲜菜约1500公斤,亩收入可达万元,预计今年全镇黄花菜产值约1.5亿元。

苏村镇的黄花菜产业是我市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坚持以“3+X”工程为抓手,全力打造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进规模化、园区化、标准化、品牌化进程,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富平、蒲城奶山羊产业集群规模逐步壮大,富平奶山羊存栏量居全国县域之首;建成“白水苹果”“蒲城酥梨”“临渭葡萄”等11个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形成了“一县一业”的产业格局,水果年产值达260亿元,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贡献5800多元。

建设美丽乡村 留住美丽乡愁

过去,如厕问题最让李振奇头疼。“家里以前是旱厕,老父亲上厕所的时候给上面放个椅子,不安全,也不方便。孩子们在城里生活习惯了,每次回老家上厕所也不适应。”李振奇说,“特别是夏天,厕所又脏又臭,苍蝇乱飞。”

李振奇是澄城县寺前镇北街村村民,2019年2月村里推行厕改,他第一个报了名。改造后的厕所,安上了坐便式马桶,贴上了整洁的瓷砖,做了吊顶,安了吸顶灯,这下李振奇再也不担心如厕问题了。

不仅如厕问题解决了,村里的环境也越来越美。李振奇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的生活比城里美,孩子们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关键词:渭南乡村振兴工作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