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脑科医院副院长贺世明、神经外二科副主任陈磊勇闯生命禁区,成功为一名延髓胶质瘤患者赵女士实施“延髓胶质瘤切除术”,患者现已出院,并将进行后续的放化疗。
没有边界的肿瘤入侵2cm³的生命禁区
对于肿瘤,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
可长在不到2cm³的延髓部位肿瘤,却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医生都避之不及的禁区。
为什么?
这还得从赵女士肿瘤所在的位置——脑干说起。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被誉为生命中枢的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组成,主管呼吸、心跳、意识、运动、感觉等。脑干虽然体积小,但神经核团集中,手术风险极高,因此一直被视为手术禁区。
延髓的体积相对较小,但它包含了大量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其内含有呼吸、心跳、意识觉醒、吞咽等基本生命活动中枢,这些结构共同作用以维持生命的基本功能。因此,和中脑、脑桥比起来,延髓肿瘤的手术难度堪称为脑干肿瘤手术的“塔尖”,一旦出现问题,患者随时可能停止呼吸和心跳!
可赵女士的肿瘤偏偏就长在不到2cm³的延髓上。
术前影像资料
术前影像资料
入侵者是“没有边界感”的胶质瘤,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并且呈浸润生长,它是最常见的成人颅内恶性肿瘤之一,致残致死率极高。
赵女士的胶质瘤位于脑功能区,手术风险极高,任何医生都无法将其彻底清除干净,这也是她自3年前确诊胶质瘤,辗转全国各大医院,却仅进行脱水、营养等保守治疗,迟迟没有接受手术的原因。2024年底,赵女士的病情恶化,之前的头晕不适、伴有恶心、呕吐,升级为肢体麻木、吞咽困难,延髓已被压迫到极限,一个简单的颈部后仰动作,甚至一个喷嚏都可能会让赵女士瞬间毙命。
两害相权取其轻,手术刻不容缓。
延髓厚度不到1毫米术中4次心跳骤停
既然无法完全切除肿瘤,那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尽可能延长生命长度是神经外科医生的共识。手术的首要核心目标是脑干减压的同时活检明确病理,然后是尽可能多切,给赵女士后续的放疗、化疗提供更多的机会。
如果是外生性的肿瘤,术者可以“顺藤摸瓜”进入腹地,但由于赵女士的肿瘤完全被包裹在延髓里,手术过程中需要极其精确地控制切割范围,以避免损伤周围的重要神经组织。同时,延髓掌管呼吸和心跳,手术过程中需要保证患者的自主呼吸,这使得手术风险进一步增加。
包裹在延髓中的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