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统战宣传基层行
  • 联通暑期广告
  • 服务丝路,融入丝路
  • 丹青妙笔banner图
  • 沣西新城
丝路
English
服务丝路 融入丝路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地市 > 铜川 > 正文

蕉萍的世界

蕉萍的世界
2025-10-23 11:57:47 来源:文苑

蕉萍是一个人,蕉萍也是一座煤矿;蕉萍是陕西铜川矿业一张骄傲的文化名片,蕉萍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矿工。他一心向党,赤诚热烈;却也为人低调,谦逊朴实。他真诚得就像矿场矿洞中的一块块煤炭,可以被埋藏多年,也可以在热火中被燃烧融化,进而遍体通红,迸发出一个时代的强光。

警钟长鸣

1957年1月,公私合营的陕西宜君焦坪煤矿,正在进行立井裂缝加箍修理工作。天寒地冻,山川瑟瑟,然而建设新中国的热潮正席卷大地,雷鼓隆隆,无可阻挡。在矿长催促维修立井工作任务后,作为煤矿技术员的姚筱舟在本区班会上,向第二生产区的易生明主任提出建议,派一名矿工在井下生火化冰,加快维修进度。在征得易主任同意后,他马上叫保安班长去找工人安振东,于1月6日早上在入风口的立井底下生起两堆大火。姚筱舟同时指示安振东,在早上工人下井时将火搭大些,下午上井后再将火搭小持续化冰。他们当时都认为搭火是一件小事,没有作为责任人应有的安全防范意识,违反井下保安规程,事后姚筱舟便因病休息了。在后来的事故调查中,据看火工人安振东说,从6日早上6点开始生火后,至8日中午他上井的这段时间,没见姚筱舟来井下检查一次。其实,技术员姚筱舟在7日下午到井下检查过一次生火情况,主要看冰化得怎样,没有见到安振东。

结果,化冰的火堆引燃井下的木柱,木柱进一步引发井下瓦斯爆炸。38年后,在铜川矿务局1995版的《大事记》中记载:1月8日,公私合营焦坪煤矿井下发生火灾事故,铜川矿务局局长白占玉,总工程师潘焕隆亲自带领救护队参加抢救。此次事故14名工人遇难,焦坪立井封闭报废。

同为歌者

焦坪煤矿的团委书记叫田一珠。1957年6月他从延安地委调入焦坪煤矿,是铜川矿务局建局时期最主要的矿山歌唱者之一。1957年焦坪立井因火灾事故报废后,陕西省工业厅科学筹划,随即投资50万元,改旧立井为露天矿开采,从此地处僻壤的公私合营焦坪煤矿迅速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幕。1957年下半年,田一珠的诗作《给装炮工》《给推车工》《问候你呀,勇敢的姑娘》《煤》等接连发表在省内外各大报刊上。其中一首题为《矿工歌唱共产党》的诗作更是将上世纪五十年代广大工人群众因翻身做主人而产生的对党的感恩之情表现得厚重而酣畅。诗中有六唱共产党,分14节,最后一节为:千诗万歌表不尽的心/矿工爱党比海深/党为咱铺平幸福路哟/跟党飞跃向前进/。(载于《工人文艺》)

铜川矿区的工业跃进运动肇始于1958年2月的矿区第三次党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以后,陕西铜川矿区和全国各地一样,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浪潮,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在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炉火通红

在中国革命传统的叙事中,集体主义对个人的感化教育作用通常用革命熔炉来比喻,既生动又贴切。因煤矿安全事故被管制下放劳动的姚筱舟同样有这样一个转变。在1958年焦坪煤矿轰轰烈烈的生产活动中,他的心已经融进集体,成为跟着党走的忠实一员。但这需要一段时间的磨砺,也需要一次幸运的契机。回溯火灾事故发生之后的姚筱舟,作为罪人之一的他是万分痛苦不堪的。据作家和谷的探究,“姚筱舟丢掉了安全技术员的干部身份,开始分配到生产区守法,当剥荒工人,后下井劳动,接受思想改造。”整个1957年全年,他都无法从火灾事故的黑洞漩涡中自拔。甚至在9月25日,矿领导会议还研究决定,要将姚筱舟送交宜君县人民法院收监执行。反观当时焦坪煤矿的生产现状,却因为陕西省工业厅人财物的快速到位,群众生产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老工人。1958年,陕西省工业厅给焦坪煤矿下达原煤生产计划是年产40万吨,实际平均日产800多吨。整个一个前河露天矿场,汇聚了两千多名剥采职工,在矿党政工团的组织带领下,人们你追我赶,日夜奋战。在这样一个集体的熔炉中,在工人群众的帮助鼓励下,姚筱舟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他的心态也逐渐平复,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曾经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也是一名具有学历的敏感知识分子。

关键词:铜川矿业公司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