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事业保障有力,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精心打造“铜易创业”全省首家线上创业服务平台,多渠道推送14万个就业岗位,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43亿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7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5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5%、7.1%。扎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30个学校新改扩建项目全部完成,新增学位2200个。省级学前教育试点示范基地园占比23%,位居全省第一。市社会福利院、市儿童福利院、市未保中心主体建成。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标准,年分别增长320元、416元。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95亿元,近3万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组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2个,3家三甲医院加入8省份检验结果互认“健康圈”。文体事业繁荣多彩,铜川非遗馆建成开放,全国青年秦腔折子戏等700余场文化活动火热开展,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暨巴黎奥运会选拔赛、全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105项赛事成功举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水质改善率排名全省第一,空气质量居关中6市区和汾渭平原15市区第一位,获评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次,入选全国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市。
风险防控扎实稳妥,安全基础更加稳固
主动作为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全市隐性债务化解任务超计划完成,拖欠企业账款实现“应清尽清”,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得到妥善化解。“保交楼”“保交房”任务按期完成,重点领域风险持续压降、总体可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历年最低。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成效明显,信访总量下降10.2%,连续四年荣获“全省平安市”称号。
奋进2025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科创转化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壮大“三大产业集群”,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和民生、发展和生态,着力防范风险、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