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男,汉族,1967年12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陕西省劳动模范。
该同志以“争作国企改革发展样板”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将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他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经营,在“智能+”“数字+”新质生产力推动下,实施优质基酒扩能、市场攻坚、品牌和品质提升工程,打造“白酒、配套、文旅融合”三产联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五年来,他带领西凤集团跨入百亿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纪元,累计销售收入从220.24亿元增至434.99亿元,利税总额从72.02亿元增至130.86亿元,总资产达138亿元;从业人数从4303人增至7399人,品牌价值从1502.95亿元跃升至3336.83亿元。企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质量奖等荣誉。
张凌云,女,汉族,1987年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宝鸡神农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槐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级技师。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陕西省劳动模范。
该同志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带领农户建成3万头生猪养殖基地、1200亩果蔬种植基地、4万吨有机肥加工中心和20万立方大型沼气工程,合作社年收入达4000余万元。她探索的“菜—饲—畜—沼—肥”五位一体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5个村2000户农户参与农业生产,与西农大共建“生态循环农业博士后工作站”,推广新品种8个、新成果5项,开展技术培训50场次,惠及10000余人。槐北村被评为陕西省“一村一品”养猪示范村和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她创新“村企联姻型”模式,创建“猪小北”村域公用品牌,打造文化街、举办年猪节,开发20余种农产品,吸引游客10万人次。获全国十佳农民称号。
王曙光,男,汉族,1968年1月生,中共党员,陕西华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工程师。陕西省劳动模范。
该同志1997年白手起家创办华通精工机械厂,凭借对制造业的坚守,使公司制造能力位居西北同行业前列。20多年来,他坚持研发高科技产品,与某研究院合作研发某型高功率微波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发某型电磁炮15年,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科学技术一等奖;攻克长弹体旋压一体化成形、特殊材料焊接等技术难题,建成国内民营企业唯一的全闭环导弹发动机生产线,长期承担国家主战导弹发动机生产任务。2012年创办劳模工作室,培养省市县劳模、技术能手40多人,取得100多项专利。公司累计上缴税金9.6亿元,2023年上缴1.34亿元,亩均缴税291.3万元,人均缴税28.3万元,居陕西省前列。他积极投身公益,累计捐资捐款1.2亿元。
袁维妮,女,汉族,1986年4月生,民盟盟员,中专学历,陕西秦源文保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陕西省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该同志长期投身文物保护一线,在汶川、玉树等震后文物修缮中,完成20余处震毁文物的保护修缮,让文物重焕生机。参与完成20多项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革命文物保护修缮及文物调查工作。主持参与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秦雍城遗址的“秦雍城遗址马家庄宗庙、凌阴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及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刘家洼遗址的“澄城县刘家洼遗址东1区墓地回填保护展示项目”相继获批。完成长武县昭仁寺大殿、稷山县北阳城砖塔、梓潼县卧龙镇千佛岩乡村石窟文化公园等保护修缮工作。她积极回报社会,向太村镇九里红幸福院、清塬镇捐赠物资2万元,2022年向旬邑县、彬州市捐赠蔬菜7万斤,并向咸阳华侨儿童智能培训中心、咸阳师范学院等捐赠13万元蔬菜,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