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长安市井与文化记忆相结合,在一门一窗的光影变化中,诉说长安故事,打造“上元佳节人不眠”的主题街区。
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灯笼控制系统,实现全街区4500余盏灯笼分组、分区域精准控制,并可根据不同需求实现亮度、频率、呼吸效果的百余种变化。
为不破坏整体主题环境,达到“见光不见灯”的氛围效果,全街区利用的LED灯带加起来有12公里之长。
仅街区IP场景【仙山红龙】一处就有8000m。作为亚洲最大单体发光雕塑,其间穿梭的“红龙”装置,约9吨重,由约2000根“红木”实际上是全3D激光建模形成的全钢架结构组成。通过严谨的承重分析测算,才得以呈现出如今人们所看到的效果。
【上元安康踏歌台】场景布置取剧中许鹤子上元节花车造型,并进行适度改造,剧中的圆形鼓改为LED定制圆形屏幕,与整个场景融合,更适合现代舞台需求。
为减轻工作压力、灵活且精确地控制,工作人员将所有屏幕集成一套控制,将所有演出演艺所用声、光、电数据提前编码录入,通过声光一体机、一体电脑实现控制,现场人员在移动端仅需一键即可完成灯光、音乐与演出的整体配合。
全息投影、动态影像、智能交互等多项光影创新技术,以唐文化为线索,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元素,通过声、光、电等视听效果与先进科技手段巧妙结合,全场景艺术打造,让市民游客不知不觉中感知长安市井文化魅力。
街区所有进出通道闸机使用人脸识别一体机,能够快速识别游客身份、准确显示游客购票信息,大大提高检票入场安全性与快捷度,实现对出入口及街区人流的有效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