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界长安广告
  • “我眼中的幸福安康”抖音短视频大赛
  •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 聚焦基层统战工作创新实践
  • 沣西新城
陕西
English
陕西内容 国际表达
三秦大地 :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社会/生活 > 正文

清明节 让我们文明祭祀

清明节 让我们文明祭祀
2021-04-01 10:22:22 来源:陕西日报


3月27日,在西安烈士陵园,来自西安市莲湖区枣园街道红光社区的工作人员、居民和学生,开展祭扫教育活动。陕西日报记者袁景智摄

3月27日,在西安烈士陵园,学生向烈士献花,缅怀先烈,致敬英雄。本报记者袁景智摄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尽管传统风俗不少,比如踏青、植树、放风筝、插柳等,不过祭祖和扫墓才是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清明节最鲜明的主题。在这天,家家户户或扫祖宗之墓,或祭先烈之灵,追古抚今、缅怀先人。

上坟烧纸,易引发山林火灾,清明时集中用火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祭祀的一些陈规陋习理应杜绝。清明节,让我们安全祭祀,文明祭祀,节俭祭祀。

小火苗可成大灾难

3月以来,秦岭林区大部分地方持续干旱少雨(雪),局部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长时间维持在三级(中度危险)以上,是森林火险等级较高地区之一。特别是清明节临近,违规上坟烧纸现象时有发生,秦岭林区森林防火工作又进入了紧要期、关键期。

走在野外,时不时能看到田间地头、道路两侧焚烧杂草后留下的黑色印记。省森林资源局防火安全处处长李强表示,我省在森林防火戒严期内,禁止在森林防火区野外用火,如因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用火,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按照要求采取防火措施,严防失火。

“现在有些人对于烧荒、焚烧秸秆、烧地边地堰行为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容易引起森林火灾的严重后果还认识不够。”李强说,首先,违规野外用火易引发火灾,烧死或灼伤树木,烧死、烧伤野生动物,从而导致一些珍稀树种会被低价林或杂灌替代,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其次,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雾,造成空气污染。再次,一旦遭受火灾,林地土壤稳定性会遭到破坏,大量的泥沙会被带到下游的河流或湖泊之中。

李强表示,清明将近,很多家庭将上坟烧纸作为祭奠祖先的首选,现在坟头基本都在野外,坟地、墓区大多杂草丛生,烧香烧纸都容易引发火灾。李强说:“希望群众自觉当好森林防火义务宣传员,积极向周围的亲朋好友宣传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逐步改变祭祀的方式,采用献鲜花等形式文明祭祀,避免上坟烧纸,从根本上消除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转观念一直在努力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各位父老乡亲,清明期间,请文明祭祀,不点香烧纸、不燃放烟花爆竹,坚决杜绝一切野外用火,不引发森林火灾,不触犯法律法规。”3月25日上午,宁陕县旬阳坝镇的护林员正在林区地段巡查值守,喊话进山扫墓的群众注意森林防火。

早上7时,吃过早饭后,宁东林业局旬阳坝林场副场长朱光明急匆匆来到林场。虽然天气有点冷,但朱光明护林防火的“安全弦”依旧紧绷。

“每年清明节前后,是我们一年中最忙的时间段之一。”朱光明告诉记者。一年中的火灾多发生在春节、元宵节和清明节期间,也就是2月至4月。虽然多年以来倡导挂纸献花,但部分群众习惯未能彻底改变,加之这个时间段农事活动全面展开,气温回升快,水分蒸发快,可燃物和大气干燥度增加,容易发生火灾。

“这段时间对于野外明火,我们采取‘严看死守’的做法。”朱光明说。他手上有一份“三登记”汇总表,里面有整个林场的“五类人”、施工单位及坟茔情况统计。

记者看到,整个旬阳坝林场一共有196个坟茔,除了无主墓外,每个坟的坟主、负责人和地点信息皆登记在册。清明前后,森林扑火队及生态护林员、生态林管护员24小时在岗巡护值守,确保遇到火情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处置。

“要保障森林安全,靠我们严防死守是不够的,只有大家的观念从根本转变,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最近,我们正在挨家挨户拜访坟主,做好防火宣传,并签订森林防火承诺书,让‘拒绝明火,文明祭扫’观念深入人心。”朱光明说。

新形式渐成新风尚

“祝爸妈在那边一切安好。”3月24日上午,西安市莲湖区居民史玉华将写有祝福语的心愿卡挂到了祈福树上,以此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往年一到清明节前后,街口路边到处在烧纸,空气中总是有刺鼻的味道。”史玉华说,“现在祭祀的方法越来越多,我们可以选择献花祈福、写文怀念,还能在祭祀网站上为亲人点一根蜡烛。祭奠亲人,未必需要让烟灰飘散,也未必需要让火苗跳跃。”

清明祭祀围绕着“火”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程和仪式。就像“无酒不成席”一样,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按照传统习俗,清明节人们要亲自到先人的坟墓前,烧上一把黄纸,培上一锹新土,寄托对亲人无尽的哀思。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祭祀方式,比如居家祭奠、社区祭奠、电视公祭、集体祭祀和网上祭祀等。这些新的祭祀方式,既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在新形势下的创新。民政部门也在逐年推动网络祭扫、献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开展了“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时空信箱”等一系列活动。

一开始的观念转变,是“被迫而行”。史玉华说,他大学毕业后从老家河南搬到西安居住,能够回去扫墓的机会越来越少。他一开始对“云扫墓”不太能接受,在参加了一系列活动后逐渐转变了观念。

“网上纪念馆让父母合葬的愿望,在时隔多年后实现了。”史玉华说,“这里可以让逝者的音容笑貌和生者的追思都化为多媒体文件,永久保存,无限扩容。网上祭祀让逝者的精神永恒,让每一个生命的故事永远流传。”他通过云祭祀小程序在网上为父母建立了一个纪念馆,上传了图片和生平介绍,在闲暇时候为他们献上鲜花、点燃蜡烛,寄上一份哀思。

来源:陕西日报   记者:申东昕

(责任编辑: 简浅)
关键词:清明节,文明祭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