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通暑期广告
  • 服务丝路,融入丝路
  • 丹青妙笔banner图
  • 沣西新城
  • 西凤酒广告
丝路
English
服务丝路 融入丝路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农科 > 正文

“AI+环保”数智环保产业研讨会在宜兴举办 共探产业融合新路径

“AI+环保”数智环保产业研讨会在宜兴举办 共探产业融合新路径
2025-07-23 11:32:45 来源:新华网

领导致辞后,研讨会进入主旨报告环节,专家学者与行业精英围绕“AI+环保”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展开深度分享。

作为学术界代表,亚太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会副主席、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何明一从技术底层逻辑出发,解析工业人工智能在复杂场景中的核心价值。他指出,工业AI区别于通用AI,需具备“动态适应、实时决策、全局优化”能力,通过融合机理模型与实时数据训练,可破解传统工业“依赖经验、响应滞后”的难题。在环保领域,工业AI能精准适配危废焚烧的非线性、强耦合特性,例如通过多变量预测控制优化燃烧参数,在保证排放达标的同时降低能耗。他呼吁加强产学研协同,推动工业AI算法创新与算力支撑,让技术真正扎根产业场景。

立足行业全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国际部副处长汪爽梳理了产业现状:2023年我国工业危废产生量达10546.5万吨,市场规模突破4356.97亿元,但仍面临产能过剩、区域失衡、技术短板等问题。她强调,2025年新政已从“量增”转向“质升”,通过严控产能、强化资源化、全流程监管推动行业整合。以上海化学工业区全生命周期溯源、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协同处置为例,智慧化与协同化是破局关键。未来需通过政策与资本联动、国际合作深化,推动中国危废处理方案走向全球。

结合企业一线实践,宜兴福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宝山提出危废行业智能化需突破“三大壁垒”:设备协同壁垒(数据孤岛)、经验依赖壁垒(核心操作靠人工)、成本控制壁垒(药剂与能耗浪费)。他分享了福鼎的破局尝试:通过物联网采集全流程数据,结合AI算法优化焚烧温度与药剂投放量,某锂电行业项目改造后燃料消耗降低12%,排放波动缩小至±5%。他预判,未来3至5年行业将呈现“设备智能化、运营云端化、服务生态化”趋势,头部企业需率先构建“数字护城河”。

从技术落地角度,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党海峰系统阐述了“AI+危废”解决方案,核心是“数据底座+智能控制+云端协同”架构。针对危废焚烧“参数波动大、排放难管控”等问题,通过物联网传感器采集12类核心参数,边缘端部署iDiC智能控制器实现毫秒级调控,云端搭建数智平台支持远程运维。实践显示,该方案可降低15%燃料消耗、60%超标风险,单厂年节省成本约320万元。湖北云梦项目应用后,年处理危废14.4万吨,综合成本下降22%,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主旨演讲结束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顾炜宇、国声智库执行主任徐蕴峰作为智库学者代表发言,从顶层设计与生态协同角度为“AI+环保”产业建言献策。

顾炜宇从金融视角指出,福鼎环保通过将AI技术与规模化硬件基础、跨行业客户经验深度融合,不仅实现了单点系统的效率提升,更构建了覆盖“设备-工艺-服务”全链条的智能优化体系,为危废处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未来将构建汇聚多元主体的绿色金融生态平台,通过AI技术与环保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AI+环保”模式向全链条、全周期纵深发展,创新打造智能环保产业协同生态共同体。

主旨演讲与智库发言结束后,由国声智库执行主任徐蕴峰向福鼎环保董事长黄香胡颁发聘书。

主旨演讲与智库发言结束后,研讨会迎来上海全应科技与宜兴福鼎环保合作签约仪式,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建涛与宜兴福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香胡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家企业在“AI+危废处理”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启动。

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福鼎环保30余年的危废焚烧工艺经验与全应科技的工业AI技术优势,共建我国首个危废数智云平台:通过物联网传感器采集全流程数据,构建危废处理“智能大脑”;在处理厂端部署iDiC智能边缘控制器,由AI算法自动生成最优方案,实现“安全处置、节能降碳、减员增效”。此次合作不仅将提升两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将形成可复制的“AI+环保”生态样板,带动危废环保产业整体升级。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清晰勾勒出“AI+危废处理”的融合路径。结合《“AI+环保”数智环保产业智库报告》展望,随着全应科技与福鼎环保的深度协作,危废处理行业正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为我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未来,“AI+环保”不仅将提升危废处理效率、降低环境风险,更将推动环保产业整体升级,为“双碳”目标与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数智动能。

(责任编辑:白睿祺 方点)
关键词:AI,数智环保产业研讨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