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统战宣传基层行
  • 联通暑期广告
  • 服务丝路,融入丝路
  • 丹青妙笔banner图
  • 沣西新城
丝路
English
服务丝路 融入丝路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资讯 > 正文

陕西多举措“补晚”抢种小麦

陕西多举措“补晚”抢种小麦
2025-11-14 08:58:06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优种“先行” 增密“跟进”陕西多举措“补晚”抢种小麦

11月13日,在鄠邑区玉蝉街道曲抱村,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机械种植小麦。今年,该合作社在鄠邑区、长安区、高新区、临潼区共流转土地5000亩,自10月15日以来抓紧晴好天气组织机械下地作业。目前,冬小麦种植工作已接近尾声。记者许奥博 摄

11月10日,在西安市鄠邑区甘河街道侯王村,金辉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辉指挥农机在不同地块间穿梭。“这块地10月15日就收完了,但一直空着,因为墒情过多,机械下不了地。”张辉指着眼前的土地说,“你看,同一块地,南边地势高,墒情合适了,我们就先犁先种;北边地势低,还太湿,就再晾一下。这叫‘以墒情定播期’。”

这种“看墒下犁”的作业方式,对合作社的管理和调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张辉告诉记者,他们流转了600多亩土地,还托管了7000多亩土地,压力不小。“从11月2日开始种,目前已犁了400亩,种了370亩。顺序不能乱,先开犁晾墒,等墒情合适了,再用宽幅沟播机一次性完成施肥、开沟、旋耕、播种、镇压。”张辉说。

细节决定成败。张辉抓起一把裹着红色包衣的麦种说:“看,这是拌过种的,防病虫害。我们今年选的‘伟隆169’‘西农733’等6个品种全是半冬性小麦品种。播量大幅增加,从往年的每亩25斤至30斤,提高到每亩40斤。播深严格控制在2厘米至3厘米,比往年浅。我们还增施了磷肥和硼肥,磷肥生根,硼肥能增加秸秆韧性,促进后期开花结果。”

“有挑战,但是更有信心。”张辉坦言,“挑战在于后期田间管理需要注意的地方非常多。信心则来源于农技专家,他们能随时给我们指导,让我们心里有底。”为了抢时间,合作社共出动9台拖拉机和配套的犁、播种机、旋耕机,还有2台无人机用于播撒肥料。“不下雨的话,这600亩地两到三天就能播种完。”张辉说。

抢种小麦的场景同样在渭南市上演。11月6日,在大荔县赵渡镇一片500亩的集中连片田地里,拖拉机牵引着播种机在松软的土地上稳稳前行,划开一道道笔直的沟,红色的麦种随之被均匀播撒入土。

省农垦集团朝邑农场有限责任公司职工王怀广站在田埂上,紧盯着作业的机械。“这500亩玉米是10月29日才收完的,晾了几天地,11月4日赶紧开始上肥料。”王怀广指着田地说,“往年一亩地用80斤小麦复合肥,今年加到100斤,还特别增施了20斤磷肥,就是为了促进小麦根系发育,争取壮苗。”

时间是今年秋播最稀缺的资源。今年玉米收获晚,小麦播种时间紧张。“白天收完200亩玉米后,当天晚上就组织农机深翻了一遍地。”翻地后发现了新问题,王怀广回忆道,“墒情过多,不能立刻播种。直到6日一早,土壤湿度勉强达到作业要求,我们立刻组织播种小麦。”

“前面旋地机刚过,后面播种机就跟上,我们用了两台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效率高。”王怀广说,“一天时间,我们要把这500亩地全部播完。”

“我们今年还更换了品种,用的是‘郑麦1860’。”王怀广抓起一把麦种,仔细向记者介绍,“这是半冬性品种,春化时间短、返青早,正好能弥补我们晚播造成的积温不足,适宜培育春季壮苗。”不仅如此,播量也在往年的基础上,每亩增加了15斤种子;播深则精确调整,变浅到3厘米,只为了出苗快、出壮苗。

在王怀广忙碌的同时,田埂的另一边,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主粮科科长李晓荣、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站农艺师郭泾磊、大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站站长成红梅,3位省、市、县三级的农技专家蹲在地上,仔细查看刚播种过的土壤。

“播种的时候,一定要坚持适墒播种、适深播种。”成红梅抓起一把湿土,在手里捻了捻,对种植户说,“往年小麦播深在3厘米至5厘米,今年我们建议控制在2厘米至4厘米,适当浅播,利于抢积温、快出苗。”她进一步解释,由于播种推迟,冬前小麦分蘖会减少,要想保证来年产量,就必须通过增加播种量来确保每亩有足够的基本苗,提高主茎成穗率。这叫“以密补晚”。

“这就是我们农技部门为应对今年特殊情况提出的‘五补一促’技术要点中的核心内容。”李晓荣接过话头。“五补一促”是今年陕西为应对秋霖天气,力保夏粮丰收制定的抗湿应变播种技术指南,其核心内容包括“以种补晚”“以密补晚”“以肥补晚”等具体措施。专家们深入田间,确保这些关键技术能用到需要的土地上。

今年9月以来的连续降雨,造成了土壤过湿、农田积水、玉米收获推迟,最终导致小麦播种普遍延后。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省农业农村部门迅速出台《小麦抗湿应变播种技术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墒情定播期,以播期定播量”原则,并确定了“优选品种,以种补晚”“精细整地,以质补晚”“增施底肥,以肥补晚”“增加播量,以密补晚”“强化田管,以技补晚”“肥水齐攻,一促到底”的“五补一促”具体指导意见。

据陕西省“三秋”进度统计,截至11月10日,全省秋播小麦1095.89万亩,完成预播面积的77.45%。每一个百分点的背后,都是无数种植户在与天争时、与地争利的较量中抢回来的希望。(记者 吴莎莎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白睿祺 赵森)
关键词:陕西,小麦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