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游客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体验投壶项目。
8月10日,西安市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内,金色“枇杷”、鲜红“荔枝”挂满枝头,身着齐胸襦裙的唐风少女手执团扇,掩唇浅笑,于花果丛中驻足留影。一静一动,一颦一笑间,一幅盛唐风韵的夏日图景徐徐展开。
“我特别喜欢唐朝的文化,一直想亲身感受一下。这次来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真的感觉像穿越了一样。这里的建筑、人物、氛围,太逼真了!”来自上海的游客林悦说。在这个暑期,很多像林悦这样的游客,被唐文化吸引,来到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
今年暑期,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延续“长安四时景不同”设定,以荔枝、枇杷等夏日水果为灵感,精心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夏季主题场景。
“我们延长了营业时间,从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不间断上演近200场节目,还增加了《霓裳羽衣舞》的表演场次。街区还新增了沉浸式互动演艺《绣罗行》,为游客呈现出一幅才子佳人游乐嬉戏的热闹图景。”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文化大使李媛媛介绍,针对跨境游客,街区还推出双语服务、双语导览等一系列便利措施。
在街区福街的荔枝树下,一场别开生面的“采访”正在进行。“荔枝使”身着唐代官服,腰间挂着仿制的驿牌,绘声绘色地给围拢的游客讲述从岭南到长安运输荔枝的故事。游客在“荔枝使”的引领下从“旁观者”化身“剧中人”。
“我刚看完《长安的荔枝》,又跟着‘荔枝使’完成了一场寻找荔枝的冒险,不仅了解了唐朝的文化,还和其他游客一起解谜、合作,太有意思了,感觉真的穿越回了唐朝。”武汉游客李凯薇说。
“从福街的岭南荔枝树打卡点,到胡食巷的西域商队穿梭,再到《折柳送别》的互动演艺,我们想让游客真正体验到‘一日看尽长安花’。”李媛媛说。
科技创新,为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街区众多前沿科技与盛唐文化巧妙融合,吸引游客竞相体验。影视级别的VR项目“中华图志——上元长安”带游客穿越回唐代上元夜;AI换脸技术让游客瞬间“变身”唐装仕女或金甲武士;“云游长安——大唐居民身份证”通过“云游长安”小程序的虚拟地图,为游客带来互动体验。今年暑期,街区还推出了融合AR技术的文创冰箱贴,游客扫码即可欣赏“掌上动态长安”。
正在参与线上“寻宝”的游客张宇辰说:“这种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结合的方式,很有趣,参与互动的同时,还对历史有了深刻理解。”场景营造、角色扮演、互动任务……沉浸式的游览方式,让游客获得了更丰富、更深入的文化体验。
“这些兼具故事性、体验性和互动性的沉浸式科技体验项目给予游客新的游玩体验,也显著提高了街区二次消费转化率。”陕西文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负责人邹林丰说,“文旅数字化不仅是技术革新,还是消费场景的重构。我们通过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项目将文化吸引力转化为消费驱动力,使游客有意愿为深度体验买单。”
这个暑假,以唐文化为核心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以科技赋能传统,用创新演绎古韵,成为全国游客争相打卡的“现象级”文旅IP,日均接待游客突破8000人次,经营收入同比增长约12%。
据统计,自开业以来,街区已接待游客超680万人次,全网曝光量突破400亿。外国游客穿唐装、执团扇的画面频现海外社交媒体,“Chinese Style”成为热议词。近日,街区更凭借科技革新、内容赋能、体验创新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获携程“2025全球旅游创新贡献奖”,成为陕西唯一获奖项目。
“传统并非尘封的记忆,而是可以融入当下、与现代人共鸣的鲜活力量。”邹林丰表示,“自开业以来,街区不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并探索其当代表达,打造传统文化节庆IP‘唐节’,围绕节日节气传统习俗策划组织百余场精彩活动,让传统唐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焕发新生。”(记者 蒲茜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