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在位于安康市白河县仓上镇的安康江之南针织加工有限责任公司里,工人们正忙着生产毛绒玩具。近年来,该公司在社区工厂扶持政策的帮助下,先后在白河县仓上、双丰、卡子等镇建成7家分厂,带动220余人稳定就业。
这家公司的负责人王加洪以前与妻子一起在河北务工,搬运、缝纫、水电安装……这些工作夫妻俩都干过。“在外地干了10多年,学到了不少技能,也积攒了一些资金,所以我们决定回乡创业。”王加洪说。回乡后,两人在仓上镇租用了200余平方米的房屋,从事床上用品、窗帘、沙发座套制作及旧家具翻新等业务,并注册成立了“安康江之南针织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2020年,在白河县人社局的支持和引导下,夫妻二人将公司的主要业务转型为毛绒玩具加工,购置新的生产机器,建成了可吸纳60余人就近就业的毛绒玩具厂。
吕志斌、吕志会兄弟在两河工业园区创办的“陕西索越户外用品有限公司”主营鞋品和服装设计生产,目前公司在辽宁、黑龙江、新疆、山东等地拥有经销商200多家,年出口销售额达2000万元以上。
兄弟俩原先在广东打拼,了解到家乡大力发展“归雁经济”及营商环境日益提升,他们毅然决定回乡创业。企业创办初期,面对资金短缺等困难,白河县人社局及时给予了4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将公司认定为“社区工厂”,对房租、水电、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岗位等给予补贴,帮助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宝鸡“春风送岗”吹暖就业市场
在2月14日举办的“宝鸡市先进制造业促就业专项行动暨渭滨区2025年‘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上,200余家用人单位的招聘展位前围满了求职者。“电焊工、装配工、普工,这些岗位我都能干,一个月4000元还缴纳社保,我找到了两个心仪的岗位。”在现场求职的王伟民说。
当天的招聘会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同步进行,线下共有200余家企业参加招聘,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涉及机械加工、电气操作、精密工程、信息通讯等100余个工种;线上通过短视频平台同步进行“直播带岗”,邀请企业代表走进直播间,在镜头前为求职者提供在线咨询。
据了解,此次招聘会的举办地宝鸡市渭滨区,辖区工业企业1300多户,已形成机床工具、轨道交通、石油装备、电子信息、电力电气、航空航天六大优势产业集群,传感器、微电子、机器人、数字经济四大新兴产业集群迅速壮大,先后建成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
“2024年以来,渭滨区坚持统筹推进稳就业与促发展、扩内需与惠民生互融互促,建成全市首个规范化零工市场,精心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0余场次,全区城镇新增就业9000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万余人,全年新注册登记经营主体3970户、增长12.4%。”宝鸡市渭滨区区长吴昱昕说。
渭南零工“进场”告别“马路等活”
“原先在马路上等活,每天风吹日晒。有了零工市场后,这里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累了能休息,渴了有水喝,还能给手机充电。最重要的是大屏幕上能看到各种用工信息,自己就能联系用工方,不用再被动地等活干。”2月19日,在渭南市白水县零工市场里,水电工陈平立说。
白水县零工市场负责人表示,零工市场通过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极大地促进零工群体的就业。
据介绍,白水县零工市场联系第三方公司结合白水县用工特点和需求,研究开发了智慧就业服务小程序。该程序集企业信息发布、个人简历上传、苏陕协作就业专区、福州市福清就业专区、岗位信息智能筛选于一体,实现就业服务精准化对接、便捷化通联。想找一份保洁工作的刘女士咨询智慧就业服务小程序的使用方法后,在线上填写了自己的各项信息及求职岗位。工作人员告诉她,信息成功发布后,如有用人单位需要用工,会及时联系她。“这可比一家一家地跑去家政公司应聘方便多了,有了这个小程序,在家也能找活干。”刘女士说。
自2023年9月白水县零工市场投入运行以来,有效发挥人社部门在求职和用工信息方面的优势,多渠道收集劳动者和企业用工的信息,主动搭建好零工和企业之间的桥梁。
榆林让劳务品牌变成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