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不断提升省级大馆观众体验舒适度
争取部分市级博物馆纳入国家卓越博物馆培育名单
孙周勇介绍,在全省博物馆体系布局建设方面下一步将做好三方面工作。
抓统筹,做好顶层设计。将以重大项目为引领,加快推进头部博物馆,如陕西历史博物馆设备更新、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不断提升我省省级大馆观众体验适舒度,争取将其纳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名单,发挥行业标杆示范作用;对于市级博物馆,将持续支持榆林、汉中、韩城等市级博物馆建设,支持西安博物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渭南市博物馆等提升改造工程,争取纳入国家卓越博物馆培育名单,发挥市级博物馆的辐射带动作用;关于县级博物馆,将重点支持文物大县、人口大县博物馆建设,统筹考虑博物馆建设与当地文物禀赋相结合,不断提升基层博物馆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对于乡村博物馆,将深入发掘乡村文化,积极培育以“社区博物馆”为代表的类博物馆建设。
抓重点,做好规划布局。将结合陕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考古成果,结合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指导相关地市做好诸如石峁、黄河、长城、秦岭等专题博物馆建设和运营工作。着力支持西部机场、地铁、茯茶、秦腔艺术等特色博物馆建设,进一步填补博物馆门类空白。
讲质量,抓好品质提升。由追求数量转变为更加看中质量。不鼓励不强求县县都有博物馆,但会重点支持指导文物资源大县、传统文化大县,建设与当地文化底蕴和资源禀赋相符的博物馆,着力突出地域特色,提升博物馆品质。
热门博物馆预约难和一票难求怎么办?
省文物局正通过三方面举措进行破解
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李娟介绍,这两年暑期和重大节假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博物院等热门博物馆都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七八月份单日预约最高点击量2417万人次,最低点击量550万人次。面对群众对高质量文博资源的需求,省文物局一直在努力,通过提升品质、强化供给、优化服务等多种方式,来缓解观众在参观预约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
一是提升参观便利化水平。早前省文物局下发了关于博物馆加强节假日开放的相关要求,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等20余家博物馆在今年暑期都延长了开放时间。西安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相关奖补政策,对实施文物惠民和提供优质服务的十多家西安市博物馆同步进行奖补。全省大部分博物馆都取消了预约参观,确实需要预约的博物馆,我们要求尽可能简化预约程序,保留人工窗口、电话预约等方式,为中小学生、老年人、特殊群体等提供参观预约咨询和服务。
同时,着力境外与省内两个综合服务平台,最大限度优化观众预约和购票参观。省内平台,主要是省文物局牵头开发的集省直5家博物馆票务预约平台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这个平台和以往相比,在简化预约程序、优化预约体验的基础上,加大了异常数据监测、黄牛抢票软件拦截力度;同时可实现线上分流、引流和客流互推,如果约不上某一个热门博物馆的门票,系统自动会推送其他博物馆供你预约、购票。该平台即将上线,等整体成熟后,会在现有省直5家博物馆基础上,继续增加西安市及西安周边比较热门的博物馆。境外平台方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牵头,联合携程和工商银行建立的全国首家境外融合服务平台,让境外游客更加便捷畅游中国。截至本月中旬,国内113家景区,省内十多家文博单位均在这个平台上线,据统计有3.27万名境外观众通过平台预定了兵马俑门票,同步也带动了其他景区、酒店、机票及餐饮等旅游定单13.78万单。
二是丰富博物馆文化供给。用活全省博物馆资源,利用陕西云展览、“互联网+文物教育”等线上平台,同步推出线上虚拟展览、线上直播导览等活动。
三是优化参观服务质量。部分博物馆因为建馆时间较早,出现了空调设施设备陈旧老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的参观体验感,为此省文物局整体规划、分布实施,加快推进全省博物馆特别是基层博物馆的基础设施提升和环境整治工作。今年9月份已经完成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号坑空调设备、二三号坑周边环境整治等工程已经完工,陕西历史博物馆空调系统、文物库房提升改造工程也正在进行,计划明年上半年完成。省文物局也要求全省各博物馆做好线上宣传力度,引导观众通过正规的渠道预约、购买门票,合理调整自己的出行计划和参观需求。同时,将不断提升自身票务系统的风控技术水平和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完善黑名单管理制度,加强联防联控,积极配合公安、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黄牛”打击整治行动,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来源:华商报大风新闻 记者 马虎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