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凤酒广告
  • 广告|西安联通
  • 沣西新城
  • 无界长安广告
  • “我眼中的幸福安康”抖音短视频大赛
陕西
English
陕西内容 国际表达
三秦大地 :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要闻 > 正文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亮相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亮相
2024-10-08 09:35:53 来源:三秦都市报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亮相

彩绘骑马吹角俑。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亮相

唐代三彩来通杯。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亮相

酒神驼囊陶骆驼。

近日,由西安博物院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探长安——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展”在西安博物院开幕。展览展出西安地区30余个重要考古发现出土的280余件(组)精品文物,是西安博物院历年临时展览展出文物最多的一次,其中大部分文物均为首次展出。

30年出土近10万件珍贵文物

从1994年到2024年,伴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也度过了繁忙而充实的30年。至2023年底,共完成了2000余项文物勘探和上千项考古发掘项目,发掘古墓葬逾万座,出土近10万件珍贵文物,其中20多个考古发掘项目被评为全国年度重要考古发现。

“30年来,我们配合西安市城市建设进行的文物勘探与考古发掘项目,可以说是‘数以千计’,发掘的墓葬、水井、陶窑等古代遗迹‘数以万计’,这些文化遗存都是古都长安的重要历史见证。其中,我们主持和参与的少陵原十六国大墓、西安江村大墓、秦汉栎阳城遗址和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考古项目入选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赵凤燕表示,这些卓越的成果不仅见证了西安地区从史前时代到明清时期的发展脉络,也描绘出这座古城在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中的辉煌历史长卷。

大部分文物都是首次对外展出

鱼化寨遗址出土的新石器仰韶文化陶壶、彩陶盆、陶锉,西周都城丰镐遗址出土的青铜簋“作彝”“成周”铜戈,长安区曹家堡村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铜匜、铜鼎、铜甗,西安相家巷遗址发现的战国晚期至秦代的封泥,栗家村汉墓出土的陶甬钟、彩绘陶壶,北里王汉代积沙墓出土的“宜春侯”字样墨书砖、空港新城隋墓出土的透影杯、元代耿氏家族墓地出土的青花瓷匜……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此次展览以考古成果为切入点,通过“鱼化寨遗址”“少陵原十六国大墓”“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等30余个重要考古发现将西安历史串联起来,大部分文物都是首次对外展出。

“本次展览是西安博物院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的联袂之作,集中展出了西安地区30余个重要考古发现出土的280余件(组)精品文物,是西安博物院历年临时展览展出文物最多的一次。”据西安博物院副院长李燕介绍,展览运用考古模型、数字交互、互动体验等多种展示方式,让历史语境、遗址场景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以遗址见历史,以文物见文化,以文化见文明,是新时代考古成果转化、让考古成果惠及大众的又一次有益尝试。

胡风唐韵交织融合的真实写照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配合地铁8号线建设,发掘‘月登阁隋唐墓地’时出土了这件三彩来通杯。”西安博物院副院长王自力告诉记者,“来通杯”产生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西亚地中海一带,材质由起初的动物角演变为青铜、金银、象牙、玛瑙等,是祭祀或宴饮所用之酒器,随着欧亚大陆丝绸之路的开通传入我国。内地发现的陶瓷或三彩材质的来通杯应是中国工匠的仿制品,但从材质、功用、使用方式及造型装饰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探长安——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展”展出的这件三彩来通杯外形为动物角状,在杯柄末端与口沿之间塑一胡人,有学者认为是小海神“特里同”吹海螺的形象,属于唐代中西方文明交流融汇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