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党建 社会 文旅 教育 开发区 汽车 房建 企业 地市 艺体 更多

子洲县驼耳巷乡:延长产业链 药材变“药财”

来源:榆林日报 2022-05-09 16:11:52

子洲县驼耳巷乡:延长产业链 药材变“药财”

工人正在对黄芩切片。魏丽娟摄

时下,子洲县驼耳巷乡的山山峁峁间,处处药香飘散。山坡上,农民们正在辛勤收获药材;山下加工厂里,药材被切片包装,运往全国各地。

“家门口建起加工厂,既方便又赚钱,今年黄芩一公斤收购价9.5元,是历史最高价,一亩药材卖了2万多元哩!”种药20多年的张伟喜不自禁,中药材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

就地加工延长产业链

驼耳巷乡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境内土质疏松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无重金属和工矿业污染,是中药材生产的适优地区,多数属于半野生种植,本地黄芩皂苷含量达13%—18%,位居全国领先水平,该乡素有“黄芩之乡”的美誉。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和传统农作物相比,黄芩、黄芪等中药材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经济效益好,也节省劳力,农民更愿意种植。从上世纪70年代起,该乡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拥有10多个药材品种,但是多年来,因销售渠道不畅,缺乏本土加工,导致农民获利较低,甚至一些农民放弃种植。

“要让药材变‘药财’,必须延长产业链!”该乡党委书记拓明明介绍,2021年,乡党委、政府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积极招商引资,建立世平堂中药材加工项目,努力打造集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推广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日前,在子洲县世平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车间里,记者看到经过晾晒、滚筛、蒸清、切片、烘干、分选、包装等流水线生产,不到一小时,优质黄芩切片准备上市。

“这条生产线是全省规模最大的黄芩生产线,日可加工生产10吨黄芩。”公司董事长拓磊自豪地说,自去年10月投产后,本地药材全部就地转化,市场供不应求。

“鲜货刚从地头刨出来,我们就派车拉走了,收购价每公斤高于市场价2.5元。”拓磊告诉记者,本地加工可以节约运输、加工成本,让农民每亩黄芩增收2000元以上,带动脱贫人口务工26人,真正实现让利于民、共建共享。

示范带动药材变“药财”

龙头带、跑得快。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种植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建设GAP中药材种植基地10600亩。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等产学研合作,对黄芪药食同源食品加工、道地药材保质加工进行研发,创新发展药材产业。拓宽销售渠道,与榆林市知名药企广济堂定点合作,黄芩、黄芪切片产品远销河北、西安、天津等大型药材市场。

“我们还将重点研发茶饮、料包、药品等深加工项目,让优质药材以更多样的形式走向全国。”拓磊表示。

如今,驼耳巷乡不断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在产业链上做文章,构建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开展测土配方,引导农民精耕细作,不断提高药材品质。全乡中药材种植保留面积4.2万亩,其中黄芩3.36万亩,人均种植面积2.76亩,2021年全乡中药材销售达6000余吨,年产值近8000万元,户均年收入达1.44万元,药乡翻开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 辛晓霞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